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第12-15页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第15-17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7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7-18页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一)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 第18页 |
(二)当前特定复杂的环境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商业贿赂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一、国有企业相关概述 | 第19-20页 |
(一)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概念 | 第19页 |
(二)国有企业的特征 | 第19-20页 |
二、商业贿赂相关概述 | 第20-21页 |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 | 第20页 |
(二)商业贿赂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三)国有企业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1页 |
三、国有企业商业贿赂的危害 | 第21-23页 |
(一)严重危害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 第22页 |
(二)败坏社会风气,激化社会矛盾 | 第22页 |
(三)有损我国形象,破坏投资环境 | 第22页 |
(四)国家财政收入流失,国有资产受损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一、内部控制理论 | 第23-24页 |
(一)内部控制概念 | 第23页 |
(二)内部控制目标 | 第23-24页 |
(三)内部控制要素 | 第24页 |
二、内部控制与商业贿赂之间的关系 | 第24-26页 |
(一)商业贿赂与内部控制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25页 |
(二)商业贿赂与风险评估之间的关系 | 第25页 |
(三)商业贿赂与控制活动之间的关系 | 第25页 |
(四)商业贿赂与信息沟通之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第四章 K国有企业商业贿赂的案例分析 | 第26-36页 |
一、K国有企业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一)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介绍 | 第26页 |
(二)主要财务情况介绍 | 第26-27页 |
二、K国有企业商业贿赂案例分析 | 第27-33页 |
(一)已被查处的商业贿赂情况 | 第27-28页 |
(二)后续调查中存在商业贿赂嫌疑的情况 | 第28-31页 |
(三)调查中发现的其他管理瑕疵 | 第31-33页 |
三、K国有企业商业贿赂的成因分析 | 第33-35页 |
(一)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滋生商业贿赂行为 | 第33-34页 |
(二)管理层人为因素导致内部风险控制流程无法事前控制 | 第34页 |
(三)内部审计不作为滋生商业贿赂环境 | 第34页 |
(四)相关法务监管与会计控制措施较弱 | 第34-35页 |
四、K国有企业商业贿赂治理主要难点 | 第35-36页 |
(一)商业贿赂很难在公司公开处理 | 第35页 |
(二)内部审计形同虚设不愿触及既得利益 | 第35页 |
(三)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不重视 | 第35页 |
(四)企业信息化系统布局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基于内部控制下的K国有企业商业贿赂的治理路径 | 第36-45页 |
一、评估采购管理的风险 | 第36-39页 |
(一)采购需求与方案环境的检查重点 | 第36页 |
(二)采购实施环境的检查重点 | 第36页 |
(三)采购结果管理检查重点 | 第36页 |
(四)采购合同管理检查重点 | 第36-37页 |
(五)风险评估策略 | 第37-39页 |
二、加强内部控制活动的系统化管理 | 第39-41页 |
(一)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审计紧密结合 | 第39-40页 |
(二)开展内控制度评审,构筑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互动平台 | 第40-41页 |
三、优化内控意识,提高内控工作成果的落实 | 第41-43页 |
(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紧密结合 | 第41-42页 |
(二)强化内控工作意识 | 第42-43页 |
(三)注重内控人才的培养 | 第43页 |
四、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反商业贿赂法律意识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一、本文研究的结论 | 第45页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45-46页 |
三、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