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中英文词缩略表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 | 第11-15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1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1页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1页 |
2.2 肾虚肝郁证的诊断标准 | 第11页 |
3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4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5 服药方法 | 第11-12页 |
6 观察指标 | 第12-13页 |
6.1 中医症候评分 | 第12-13页 |
6.2 排卵率 | 第13页 |
6.3 激素水平 | 第13页 |
6.4 药物安全性监测指标 | 第13页 |
7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14页 |
8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5-19页 |
1 一般资料比较 | 第15页 |
1.1 两组年龄比较 | 第15页 |
1.2 两组病程比较 | 第15页 |
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第15-17页 |
2.1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第15-16页 |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比较 | 第16-17页 |
3 排卵率的比较 | 第17页 |
4 血清激素比较 | 第17页 |
5 总疗效比较 | 第17-18页 |
5.1 综合疗效比较 | 第17-18页 |
5.2 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比较 | 第18页 |
6 不良反应记录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19-26页 |
1 现代医学对卵巢早衰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1 免疫学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2 遗传学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3 生化理化因素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激素替代治疗 | 第20-21页 |
1.5 心理疏导在卵巢早衰治疗中起治疗作用 | 第21页 |
1.6 卵巢功能的评估指标 | 第21页 |
2 中医对卵巢早衰的论述 | 第21-24页 |
2.1 肾虚肝郁证卵巢早衰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 补肾疏肝治疗卵巢早衰的治疗基础 | 第22-23页 |
2.3 归肾丸合逍遥散组方的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3 导师辨证治疗卵巢早衰 | 第24-25页 |
4 不足与展望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附录 | 第32-38页 |
附录A 临床病例观察表(CaseReportForm) | 第32-37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7-38页 |
综述 | 第3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