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基于MRA的二维传递函数设计 | 第23-41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体绘制中传递函数设计 | 第23-28页 |
2.2.1 传递函数的数学定义 | 第25页 |
2.2.2 传递函数的数据特性和值域特性 | 第25-28页 |
2.2.3 传递函数研究方向 | 第28页 |
2.3 多尺度血管增强滤波器 | 第28-33页 |
2.3.1 Hessian矩阵基本原理 | 第29-31页 |
2.3.2 三维图像增强函数设计 | 第31-32页 |
2.3.3 多尺度融合 | 第32-33页 |
2.4 基于血管可视化的体绘制传递函数设计 | 第33-35页 |
2.4.1 灰度特性在血管可视化中的作用 | 第33-34页 |
2.4.2 构造二维传递函数特征空间 | 第34-35页 |
2.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5-40页 |
2.5.1 本章方法和基于灰度梯度传递函数方法对比 | 第37-38页 |
2.5.2 本章方法和最大密度投影算法对比 | 第38-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传递函数特征空间的算法改进 | 第41-56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基于空域信息的特征提取 | 第42-46页 |
3.2.1 连通性计算 | 第42-44页 |
3.2.2 连通性计算算法流程 | 第44-46页 |
3.3 基于连通性算法的算法改进 | 第46页 |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6-55页 |
3.4.1 不同邻域连通性计算方法对比 | 第47-49页 |
3.4.2 本文方法的实验步骤及分析 | 第49-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血管可视化加速算法设计 | 第56-72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基于GPU的体绘制加速设计 | 第56-60页 |
4.2.1 GPU图形绘制管线 | 第56-58页 |
4.2.2 基于GPU的光线投射体绘制技术 | 第58-60页 |
4.3 基于Hessian矩阵的多尺度滤波器加速算法 | 第60-67页 |
4.3.1 雅克比迭代法求取特征值 | 第61-62页 |
4.3.2 快速求取矩阵特征值算法 | 第62-64页 |
4.3.3 基于劳斯-赫尔维茨定理的算法改进 | 第64-67页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4.4.1 快速计算和Jacobi迭代法分析比较 | 第67-69页 |
4.4.2 基于劳斯-赫尔维茨判定定理改进算法的效果分析 | 第69页 |
4.4.3 两种加速算法和Jaocbi方法对比 | 第69-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72-73页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专利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