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四、关于闽西斗争时期和闽西根据地时期的界定问题 | 第10-14页 |
第一章 闽西革命根据地概况 | 第14-24页 |
第一节 闽西革命斗争时期的时代背景 | 第14-17页 |
一、国际形势 | 第14页 |
二、国内形势 | 第14-17页 |
第二节 闽西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 第17-19页 |
一、地理闭塞,物产丰富 | 第17页 |
二、经济文化落后 | 第17页 |
三、政治上深受封建主义和军阀主义双重压迫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状况 | 第19-23页 |
一、大革命失败前闽西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 | 第19-20页 |
二、大革命失败后闽西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 | 第20-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闽西革命优良作风与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 第24-44页 |
第一节 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 第24-30页 |
一、根据地领导人调查研究的生动实践 | 第24-26页 |
二、闽西革命根据地各级机关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 第26-27页 |
三、“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 第27-30页 |
第二节 厉行节约,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 | 第30-33页 |
一、整理、统一财政 | 第30-31页 |
二、裁汰冗员、缩减开支 | 第31-32页 |
三、开展节省运动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自力更生,同甘共苦的奋斗作风 | 第33-39页 |
一、闽西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 | 第33-35页 |
二、闽西根据地军民同甘共苦,共渡三年困难时期 | 第35-39页 |
第四节 提高自我,争取群众的组织作风 | 第39-43页 |
一、改善领导方式,建立紧密党群关系 | 第39-40页 |
二、加强军队建设,建立和谐军民关系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闽西革命优良作风对于践行群众路线的时代价值与历史启示 | 第44-50页 |
第一节 发扬闽西革命优良作风对于践行群众路线的时代价值 | 第44-46页 |
一、闽西革命的优良作风与群众路线本质上是一致的 | 第44-45页 |
二、闽西革命的优良作风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 第45页 |
三、闽西革命的优良作风是争取群众支持的政治优势 | 第45页 |
四、闽西革命的优良作风是贯彻群众路线的精神财富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发扬闽西革命优良作风对于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启示 | 第46-50页 |
一、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 第46-47页 |
二、为民谋利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 第47-48页 |
三、联系群众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 | 第48-49页 |
四、提高自我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