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内部健康特征的锂离子电池筛选分组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电池筛选分组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锂离子电池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3 电池内部参数获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SP+简化模型及其参数获取方法第14-37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锂离子电池SP+简化模型第14-18页
        2.2.1 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第14-15页
        2.2.2 锂离子电池SP+简化模型第15-18页
    2.3 SP+简化模型参数获取第18-23页
        2.3.1 基本工作过程参数估计第20页
        2.3.2 欧姆内阻的测量第20-21页
        2.3.3 反应极化参数的估计第21页
        2.3.4 扩散过程相关参数的估计第21-23页
    2.4 SP+简化模型仿真验证第23-28页
    2.5 改进后SP+简化模型参数获取第28-31页
        2.5.1 基本工作过程参数估计第29-30页
        2.5.2 欧姆内阻参数的测量第30页
        2.5.3 反应极化参数的估计第30-31页
        2.5.4 扩散过程相关参数的估计第31页
    2.6 改进后SP+简化模型仿真验证第31-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锂离子电池内外部健康特征的提取第37-48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外部健康特征的确定第37-43页
        3.2.1 电池一致性传统筛选标准第37-40页
        3.2.2 容量相关外部特征的退化规律第40-43页
    3.3 内部健康特征的确定第43-47页
        3.3.1 参数敏感度分析第43-45页
        3.3.2 容量相关内部特征参数的退化规律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锂离子电池筛选分组与验证第48-61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实验装置及实验对象第48-49页
    4.3 锂离子电池筛选分组第49-57页
        4.3.1 FCM聚类算法第49-51页
        4.3.2 FCM算法有效性指标第51-52页
        4.3.3 电池筛选分组方法的实现第52-57页
    4.4 电池组循环寿命测试第57-58页
    4.5 电池组不一致性分析第58-60页
        4.5.1 电压差异和SOC差异第58-59页
        4.5.2 内阻和容量差异第59-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温度均衡的NPC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双有源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