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SEDEX矿床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2 研究区以往地质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4页 |
1.5 取得的认识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22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2.1.1 调查范围及交通 | 第15页 |
2.1.2 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2.2 区域地层 | 第16-18页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第18-19页 |
2.4 区域构造 | 第19-21页 |
2.5 区域矿产分布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2-31页 |
3.1 构造特征 | 第22-25页 |
3.1.1 褶皱 | 第22-23页 |
3.1.2 断层 | 第23-25页 |
3.2 地层 | 第25-30页 |
3.2.1 第四系全新统(Q4) | 第27页 |
3.2.2 中泥盆统星红铺组第二段第一层(D2x21) | 第27页 |
3.2.3 中泥盆统星红铺组第一段(D2x1) | 第27-29页 |
3.2.4 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第二段第三层(D2g23) | 第29-30页 |
3.3 岩浆岩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1-40页 |
4.1 矿体特征 | 第31-32页 |
4.1.1 II号矿体基本特征 | 第31页 |
4.1.2 I号矿体基本特征 | 第31-32页 |
4.2 矿物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 | 第32-35页 |
4.2.1 主要金属矿物 | 第32-34页 |
4.2.2 主要脉石矿物特征: | 第34-35页 |
4.3 矿体围岩及夹石 | 第35-37页 |
4.3.1 含矿岩石特征 | 第35-36页 |
4.3.2 围岩蚀变 | 第36-37页 |
4.3.3 夹石特征 | 第37页 |
4.4 矿石结构、构造 | 第37页 |
4.5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第37-40页 |
4.5.1 矿体控矿因素 | 第37-38页 |
4.5.2 找矿标志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40-50页 |
5.1 含矿岩石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0-42页 |
5.2 含矿岩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2-43页 |
5.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3页 |
5.4 岩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3-45页 |
5.5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5-47页 |
5.6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7-50页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分析 | 第50-54页 |
6.1 矿床特征总结 | 第50-51页 |
6.2 矿床成因类型探讨 | 第51-52页 |
6.3 成矿作用分析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