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6页
        1.2.1 流动性风险管理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2 压力测试文献综述第14-16页
        1.2.3 文献评述第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第17页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7-19页
第2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第19-26页
    2.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定义第19页
    2.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第19-22页
        2.2.1 流动性风险指标法第19-20页
        2.2.2 线性规划法第20页
        2.2.3 VaR 风险价值法第20页
        2.2.4 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分析法第20-21页
        2.2.5 净现金资本分析法第21页
        2.2.6 到期期限错配分析法第21-22页
    2.3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分析第22-25页
        2.3.1 流动性比例第22页
        2.3.2 存贷比第22-24页
        2.3.3 存贷款期限结构第24-25页
    2.4 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相关理论第26-33页
    3.1 压力测试的定义第26页
    3.2 压力测试的方法第26-29页
        3.2.1 敏感性分析法第27页
        3.2.2 情景分析法第27-29页
    3.3 压力测试流程第29-30页
    3.4 压力测试在国内外的应用第30-32页
        3.4.1 美国第30-31页
        3.4.2 英国第31页
        3.4.3 加拿大第31-32页
        3.4.4 中国第32页
    3.5 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实证研究第33-48页
    4.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第33-35页
        4.1.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影响因素分析第33页
        4.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第33-35页
    4.2 压力测试风险因子的选取第35-40页
        4.2.1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第35-36页
        4.2.2 变量是否适合主成分析法第36-37页
        4.2.3 提取因子第37-38页
        4.2.4 因子的命名解释第38页
        4.2.5 计算因子得分第38-40页
    4.3 压力测试情景设计及方法第40-47页
        4.3.1 压力测试情景设计的原则第40-41页
        4.3.2 压力测试变量的选择第41页
        4.3.3 对上市银行流动性比例压力测试实证结果及分析第41-45页
        4.3.4 对上市银行存贷比压力测试实证结果及分析第45-47页
    4.4 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完善我国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政策建议第48-51页
    5.1 建立压力测试数据库第48页
    5.2 完善压力测试系统第48-49页
        5.2.1 构建压力测试风险因子框架第49页
        5.2.2 构建压力测试模型第49页
    5.3 健全压力测试制度与管理体系第49-51页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1、结论第51页
    2、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于城市支路的智慧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MFCA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以JM稀土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