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红豆杉、紫杉论文

山西省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特征研究

摘要第6-7页
1 综述第7-10页
    1.1 国内外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进展第7-8页
    1.2 南方红豆杉的研究进展第8-9页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9-10页
2 研究区自然概况和技术路线第10-12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概况第10-11页
        2.1.1 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第10-11页
        2.1.2 植被特征第11页
    2.2 样地设置与技术路线第11-12页
        2.2.1 样地设置第11页
        2.2.2 技术路线第11-12页
3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分类第12-19页
    3.1 聚类分析方法第12-1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13-19页
        3.2.1 聚类种选取第13-14页
        3.2.2 群落相似系数矩阵第14页
        3.2.3 树状图第14-17页
        3.2.4 群落分类结果第17-19页
    3.3 小结第19页
4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第19-24页
    4.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4.1.1 植物种类统计第19页
        4.1.2 植物生活型统计第19-20页
        4.1.3 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第2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20-24页
        4.2.1 南方红豆杉群落植物种类第20-21页
        4.2.2 野生南方红豆杉生活型第21-22页
        4.2.3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垂直结构多样性特征第22-24页
    4.3 小结第24页
5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结构特征第24-38页
    5.1 研究方法第24-26页
        5.1.1 确定种群年龄结构第24-25页
        5.1.2 静态生命表的编制第25页
        5.1.3 生命曲线的绘制第25页
        5.1.4 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第25-26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26-37页
        5.2.1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分析第26-28页
        5.2.2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第28-31页
        5.2.3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群存活曲线分析第31-35页
        5.2.4 野生南方红豆杉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第35-37页
    5.3 小结第37-38页
6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分析第38-45页
    6.1 研究方法第39-40页
        6.1.1 数据收集与整理第39页
        6.1.2 生态位测度方法第39-40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40-44页
        6.2.1 重要值分析第40-41页
        6.2.2 生态位宽度分析第41-42页
        6.2.3 生态位相似性分析第42-43页
        6.2.4 生态位重叠分析第43-44页
    6.3 小结第44-45页
7 结论与讨论第45-48页
    7.1 结论第45-46页
        7.1.1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第45页
        7.1.2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生活史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第45页
        7.1.3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中优势种群生态位第45-46页
    7.2 讨论第46-48页
        7.2.1 野生南方红豆杉可能濒危因素分析第46页
        7.2.2 保护对策与建议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Abstract第52-53页
附录1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聚类种重要值(IV)第54-56页
附录2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植物名录第56-61页
附录3 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各样地间的相似系数第61-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透析中心水处理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下一篇:旱地小麦氮磷肥施用时间与不同土层水肥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