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扩展有限元法发展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扩展有限元法在断裂力学方面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理论基础与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第15-28页 |
2.1 ABAQUS中扩展裂纹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1.1 XFEM中的裂纹扩展理论基础 | 第15页 |
2.1.2 弹塑性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准则 | 第15-17页 |
2.2 弹塑性材料动态裂纹扩展的实现 | 第17-20页 |
2.2.1 几何模型 | 第17页 |
2.2.2 材料模型 | 第17-19页 |
2.2.3 载荷及边界条件 | 第19-20页 |
2.3 基于XFEM与Debond技术模拟裂纹扩展对比分析 | 第20-25页 |
2.3.1 基于XFEM的裂纹扩展的实现 | 第20-22页 |
2.3.2 基于Debond技术的裂纹扩展的实现 | 第22-24页 |
2.3.3 基于XFEM与Debond技术模拟裂纹扩展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2.4 弹性材料与弹塑性材料动态裂纹扩展对比分析 | 第25-27页 |
2.4.1 弹性材料与弹塑性材料裂纹尖端应变场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2.4.2 弹塑性材料裂纹尖端单元应变分析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均匀材料中力学参数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分析 | 第28-43页 |
3.1 材料参数对裂尖力学场的影响 | 第28-30页 |
3.1.1 材料屈服强度对应力场的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3.1.2 材料屈服强度对应变场的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3.2 材料屈服强度对裂纹扩展过程分析 | 第30-36页 |
3.2.1 裂尖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30-32页 |
3.2.2 裂尖应变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32-35页 |
3.2.3 材料屈服强度对扩展路径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材料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同时失配对裂纹扩展过程的影响 | 第36-41页 |
3.3.1 均匀材料力学模型的材料参数 | 第36页 |
3.3.2 扩展历程中裂尖应力分析 | 第36-38页 |
3.3.3 扩展历程中裂尖应变分析 | 第38-40页 |
3.3.4 材料抗拉强度对扩展路径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材料力学参数失配对界面裂纹扩展的影响分析 | 第43-55页 |
4.1 参数失配力学模型的材料参数 | 第43页 |
4.2 焊接接头中界面裂纹扩展力学场分析 | 第43-45页 |
4.2.1 不同失配系数的裂纹尖端应力场 | 第43-44页 |
4.2.2 不同失配系数的裂纹尖端应变场 | 第44-45页 |
4.3 材料屈服强度对界面裂纹扩展过程的影响 | 第45-50页 |
4.3.1 扩展历程中裂尖应力分析 | 第45-47页 |
4.3.2 扩展历程中裂尖应变分析 | 第47-49页 |
4.3.3 屈服强度失配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 材料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同时失配对裂纹扩展过程的影响 | 第50-54页 |
4.4.1 失配材料力学模型的材料参数 | 第50页 |
4.4.2 不同失配系数扩展历程中裂尖应力分析 | 第50-52页 |
4.4.3 不同失配系数扩展历程中裂尖应变分析 | 第52-53页 |
4.4.4 材料抗拉强度失配对裂纹扩展路径分析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中裂纹位置对扩展的影响分析 | 第55-60页 |
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5.1.1 模型的选取 | 第55页 |
5.1.2 材料模型 | 第55-56页 |
5.1.3 载荷及边界条件 | 第56页 |
5.2 裂纹位置对焊接接头裂纹扩展的影响 | 第56-57页 |
5.2.1 裂纹扩展路径分析 | 第56-57页 |
5.2.2 焊材中裂纹扩展特性分析 | 第57页 |
5.2.3 不同裂纹位置的裂纹裂尖应力参量的分析 | 第57页 |
5.3 不同裂纹位置的动态裂纹扩展过程分析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