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论文来源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6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32页 |
2.1 地质背景 | 第19-28页 |
2.2 样品与实验 | 第28-32页 |
第3章 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 | 第32-43页 |
3.1 湖相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分布 | 第32-35页 |
3.2 煤系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分布 | 第35-38页 |
3.3 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内组成之间的相关性 | 第38-43页 |
第4章 重排藿烷类化合物与粘土矿物之间的关系 | 第43-60页 |
4.1 烃源岩中粘土矿物的组成特征 | 第43-45页 |
4.2 重排藿烷参数与粘土矿物总量的关系 | 第45-50页 |
4.3 重排藿烷参数与粘土矿物组成的关系 | 第50-60页 |
第5章 重排藿烷类化合物与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性的相关性 | 第60-73页 |
5.1 重排藿烷参数与姥植比之间的相关性 | 第60-64页 |
5.2 重排藿烷参数与C35升藿烷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 第64-68页 |
5.3 重排藿烷参数与氧芴指数之间的相关性 | 第68-73页 |
第6章 重排藿烷类化合物与水体咸度的相关性 | 第73-80页 |
6.1 沉积环境古盐度元素的分布特征 | 第73-74页 |
6.2 重排藿烷参数与伽马蜡烷指数之间的相关性 | 第74-80页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个人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