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遗传学论文--遗传学分支学科论文--细胞遗传学论文--染色体理论(染色体遗传学)论文

基于Hi-C技术对易位染色体三维结构的初步探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1-12页
    1.3 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线性基因组学第12页
        1.3.2 3D基因组学第12-14页
        1.3.3 Hi-C技术的原理与发展第14-16页
    1.4 整体研究思路第16-19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9-33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1页
        2.1.1 研究对象第19页
        2.1.2 实验主要仪器第19页
        2.1.3 主要试剂第19-20页
        2.1.4 生物分析应用软件第20-21页
    2.2 方法第21-33页
        2.2.1 样本收集及保存第21页
        2.2.2 样本染色体核型分析第21-22页
        2.2.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及质控第22-23页
        2.2.4 文库的构建及Hi-C测序第23-27页
        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7-33页
第3章 实验结果第33-53页
    3.1 病例组和对照组核型分析结果第33-34页
    3.2 病例组与对照组Hi-C文库建立质控结果第34-40页
        3.2.1 交联效果第34-35页
        3.2.2 染色质完整性检测第35-36页
        3.2.3 酶切效果第36-37页
        3.2.4 文库效率检测第37-38页
        3.2.5 文库质控第38-40页
    3.3 全基因组Hi-C测序数据结果第40-53页
        3.3.1 数据过滤第40-41页
        3.3.2 数据序列比对及质控结果第41-42页
        3.3.3 测序数据质量分布第42-43页
        3.3.4 分配到酶切片段第43-45页
        3.3.5 顺反分析第45-47页
        3.3.6 染色体相互作用第47-53页
第4章 讨论第53-57页
    4.1 .影响Hi-C流程的因素第53-54页
        4.1.1 细胞总量第53页
        4.1.2 样品降解第53页
        4.1.3 DNA总量第53页
        4.1.4 交联作用第53-54页
        4.1.5 生物素化标记第54页
    4.2 Hi-C数据分析第54-57页
        4.2.1 顺反式相互作用第54页
        4.2.2 交互频率第54-56页
        4.2.3 全基因组规模下的染色质相互作用第56-5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5.1 结论第57页
    5.2 不足之处第57页
    5.3 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5-66页
致谢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回归自然的扩散与生境选择研究
下一篇:地枫皮内生真菌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