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8页 |
| 1.1 外伤感染的微环境特点 | 第11页 |
| 1.2 莫匹罗星的细菌耐药性与不良反应 | 第11-13页 |
| 1.2.1 莫匹罗星的耐药性 | 第12-13页 |
| 1.2.3 针对耐药性的解决方案 | 第13页 |
| 1.3 智能给药系统中的高分子材料 | 第13-16页 |
| 1.3.1 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种类 | 第14-16页 |
| 1.4 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 | 第16页 |
| 1.5 壳聚糖的抗菌活性 | 第16-17页 |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N-羧基改性壳聚糖(N-CCS)凝胶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18-25页 |
| 2.1 引言 | 第18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18-21页 |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18-19页 |
| 2.2.2 N-CCS的制备 | 第19-20页 |
| 2.2.3 表征和性能检测 | 第20-21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3页 |
| 2.3.1 N-CCS微球的等电点 | 第21-22页 |
| 2.3.2 N-CCS红外分析 | 第22页 |
| 2.3.3 表面形态分析 | 第22-23页 |
| 2.3.4 N-CCS微球的溶胀率 | 第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莫匹罗星/壳聚糖pH敏感型凝胶(N-CCS-MR-pH)的制备与表征 | 第25-31页 |
| 3.1 引言 | 第25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 3.2.2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 3.2.3 样品的制备 | 第27页 |
| 3.2.4 表征和性能检测 | 第27-28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8-29页 |
| 3.3.1 表面形态分析 | 第28-29页 |
| 3.3.2 N-CCS-MR-pH微球的载药量 | 第29页 |
| 3.3.3 N-CCS-MR-pH微球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 第2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莫匹罗星/交联壳聚糖(SPA)分子印迹凝胶(DVB-CS-MR-SPA)的制备与表征 | 第31-39页 |
| 4.1 引言 | 第31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 4.2.2 分析方法(同3.2.2) | 第32页 |
| 4.2.3 样品的制备 | 第32-34页 |
| 4.2.4 结构表征和性能检测 | 第34-35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 4.3.1 红外表征 | 第35-36页 |
| 4.3.2 表面形态分析 | 第36页 |
| 4.3.3 DVB-CS-MR-SPA微球的载药量 | 第36页 |
| 4.3.4 DVB-CS-MR-SPA微球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 第36-3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两种智能凝胶体外抑菌性能研究 | 第39-43页 |
| 5.1 引言 | 第39页 |
| 5.2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 5.2.1 试剂与仪器 | 第39页 |
| 5.2.2 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1页 |
| 5.3.1 N-CCS-MR-pH微球体外抗菌性能研究 | 第40-41页 |
| 5.3.2 DVB-CS-MR-SPA微球体外抗菌性能研究 | 第4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