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大气污染和大气颗粒物 | 第9页 |
1.3 大气颗粒物浓度时空分布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4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5 区域传输对大气污染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3-16页 |
2.1 地理气候条件 | 第13页 |
2.2 社会经济概括 | 第13页 |
2.3 监测点概况 | 第13-16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21页 |
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3.1.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3.1.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18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3.3.1 线性回归及相关性分析 | 第18-19页 |
3.3.2 空间插值法 | 第19页 |
3.3.3 后向轨迹模型 | 第19页 |
3.3.4 PSCF分析 | 第19-20页 |
3.3.5 CWT分析 | 第20-21页 |
4 大气颗粒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 第21-27页 |
4.1 大气颗粒物的月变化特征 | 第21-23页 |
4.2 PM_(2.5)/PM_(10)的月变化特征 | 第23页 |
4.3 大气颗粒物的周末效应 | 第23-24页 |
4.4 大气颗粒物的日变化特征 | 第24-26页 |
4.5 小结 | 第26-27页 |
5 大气颗粒物的空间分布与区域传输 | 第27-42页 |
5.1 大气颗粒物的空间分布 | 第27-34页 |
5.1.1 大气颗粒物的总体空间分布 | 第27-28页 |
5.1.2 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的空间分布 | 第28-34页 |
5.2 大气颗粒物的区域输送 | 第34-40页 |
5.2.1 后向轨迹模型 | 第34-37页 |
5.2.2 潜在源区分析 | 第37-39页 |
5.2.3 潜在源贡献分析 | 第39-40页 |
5.3 小结 | 第40-42页 |
6 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 第42-49页 |
6.1 大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 | 第42-45页 |
6.1.1 大气颗粒物之间的线性回归及相关性 | 第42-43页 |
6.1.2 大气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之间的线性回归及相关性 | 第43-45页 |
6.2 大气颗粒物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 第45-47页 |
6.3 小结 | 第47-49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49-52页 |
7.1 结论 | 第49-50页 |
7.2 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