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中国兽医学论文--中兽医药物学论文--中兽医药理学论文

银黄二陈合剂药理与毒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2-21页
    1.1 金银花的现代药理和毒理研究第12-14页
        1.1.1 金银花的抗炎作用第12-13页
        1.1.2 金银花的退热作用第13页
        1.1.3 金银花的毒副作用第13页
        1.1.4 金银花的抑菌作用第13页
        1.1.5 金银花的抗病毒作用第13页
        1.1.6 金银花的保肝利胆作用第13-14页
    1.2 黄芩的现代药理和毒理研究第14-15页
        1.2.1 黄芩的抗炎作用第14页
        1.2.2 黄芩的退热作用第14页
        1.2.3 黄芩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第14页
        1.2.4 黄芩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第14页
        1.2.5 黄芩作用于消化系统第14-15页
    1.3 半夏的的现代药理作用和毒理第15-16页
        1.3.1 半夏的镇咳作用第15页
        1.3.2 半夏的祛痰作用第15页
        1.3.3 半夏的毒性第15页
        1.3.4 半夏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第15页
        1.3.5 半夏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第15-16页
        1.3.6 半夏的镇静催眠作用第16页
    1.4 陈皮的现代药理研究第16-17页
        1.4.1 陈皮的镇咳祛痰作用第16页
        1.4.2 陈皮的抗炎作用第16页
        1.4.3 陈皮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第16页
        1.4.4 陈皮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第16-17页
        1.4.5 陈皮的抑菌作用第17页
    1.5 茯苓的现代药理研究第17-18页
        1.5.1 茯苓的健脾作用第17页
        1.5.2 茯苓的利水作用第17页
        1.5.3 茯苓的免疫作用第17-18页
        1.5.4 茯苓的抗肿瘤作用第18页
        1.5.5 茯苓的降血糖作用第18页
        1.5.6 茯苓的镇静催眠作用第18页
    1.6 甘草的现代药理和毒理研究第18-19页
        1.6.1 甘草的抗炎作用第18-19页
        1.6.2 甘草的止咳化痰作用第19页
        1.6.3 甘草的保肝解毒功能第19页
        1.6.4 甘草的免疫调节作用第19页
        1.6.5 甘草的抗病毒作用第19页
        1.6.6 甘草的抗癌作用第19页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1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1-26页
    2.1 试验材料第21-22页
        2.1.1 试验动物第21页
        2.1.2 试验药物及试剂第21页
        2.1.3 试验主要仪器第21-22页
    2.2 试验方法第22-24页
        2.2.1 银黄二陈合剂药理试验第22-23页
        2.2.2 银黄二陈合剂的急性毒性试验第23-24页
        2.2.3 银黄二陈合剂长期毒性试验研究第24页
    2.3 数据分析第24-26页
3 结果第26-40页
    3.1 银黄二陈合剂药理第26-28页
        3.1.1 银黄二陈合剂抗炎试验第26页
        3.1.2 银黄二陈合剂退热试验第26-27页
        3.1.3 银黄二陈合剂止咳作用第27-28页
        3.1.4 银黄二陈合剂祛痰作用第28页
    3.2 银黄二陈合剂的急性毒性第28-29页
        3.2.1 银黄二陈合剂的急性毒性预试验第28-29页
        3.2.2 银黄二陈合剂的最大耐受性试验第29页
    3.3 银黄二陈合剂长期毒性第29-40页
        3.3.1 临床表现变化情况第29页
        3.3.2 大鼠的体增重及饲料利用率测定第29-30页
        3.3.3 大鼠主要脏器指数的测定第30-31页
        3.3.4 试验大鼠血液常规指标第31-32页
        3.3.5 试验动物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第32-34页
        3.3.6 各组大鼠剖检变化观察第34页
        3.3.7 病理组织学检查第34-39页
        3.3.8 长期毒性试验结果第39-40页
4 讨论第40-44页
    4.1 银黄二陈合剂方解第40页
    4.2 银黄二陈合剂药理第40-41页
        4.2.1 银黄二陈合剂对炎症的影响第40-41页
        4.2.2 银黄二陈合剂对发热的影响第41页
        4.2.3 银黄二陈合剂的止咳化痰效果第41页
    4.3 银黄二陈合剂的急性毒性试验第41-42页
    4.4 银黄二陈合剂的长期毒理试验第42-44页
        4.4.1 对大鼠精神状态的影响第42页
        4.4.2 对动物的体增重及饲料利用率影响第42页
        4.4.3 对大鼠主要脏器指数的影响第42页
        4.4.4 试验大鼠血液常规指标影响第42-43页
        4.4.5 对试验动物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第43页
        4.4.6 各组大鼠剖检变化影响第43页
        4.4.7 对病理组织学影响第43-44页
5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作者简历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详细摘要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粮中锌水平对干奶牛消化代谢、免疫性能及初乳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微生物发酵剂对马铃薯渣与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混贮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