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6-7页 |
1.1.1 源于对书法“线性”的兴趣 | 第6页 |
1.1.2 书法线条内涵与表现的丰富性 | 第6页 |
1.1.3 对于平面设计中“书法线性”应用的启迪 | 第6-7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7-8页 |
1.2.1 书法中“线性的内质与表现” | 第7页 |
1.2.2 “书法线性”与“平面线性”相容性 | 第7-8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8-10页 |
第二章 书法中的线性表现 | 第10-33页 |
2.1 书法线条的演变 | 第10-11页 |
2.1.1 单一线条的阶段 | 第10页 |
2.1.2 多样性线条阶段 | 第10-11页 |
2.2 线条形态 | 第11-20页 |
2.2.1 线条种类 | 第11-13页 |
2.2.2 线条的内质 | 第13-15页 |
2.2.3 线条的外形 | 第15-18页 |
2.2.4 线条的向度 | 第18-20页 |
2.3 线条运动 | 第20-23页 |
2.3.1 线条运动的空间性 | 第21-22页 |
2.3.2 线条运动的时间性 | 第22-23页 |
2.4 线条组合 | 第23-26页 |
2.4.1 平行组合 | 第24-25页 |
2.4.2 相交组合 | 第25页 |
2.4.3 对称组合 | 第25-26页 |
2.5 | 第26-29页 |
2.5.1 墨韵表现 | 第26-27页 |
2.5.2 情感表现 | 第27-29页 |
第二章图片来源 | 第29-33页 |
第三章 书法的“线造型”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 第33-46页 |
3.1 书法与平面设计中的线性形态 | 第34-35页 |
3.2 平面设计中的规则线—几何线 | 第35-37页 |
3.2.1 几何线的种类 | 第35页 |
3.2.2 几何线的外形 | 第35-37页 |
3.3 平面设计中的不规则线 | 第37-40页 |
3.3.1 规则线条的组合 | 第37-38页 |
3.3.2 完全不规则线条 | 第38-40页 |
3.4 线性的运动方式 | 第40-44页 |
3.4.1 贯穿始终的线性运动方式 | 第40页 |
3.4.2 线性运动的空间性 | 第40-42页 |
3.4.3 线的运动速度—时间性表征 | 第42-44页 |
第三章图片来源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平面设计中书法线性的运用 | 第46-60页 |
4.1 挖掘线性元素的丰富性 | 第47-50页 |
4.1.1 不同线性种类的表现 | 第47-48页 |
4.1.2 线的外形多样性表现 | 第48-49页 |
4.1.3 空间向度的多样性表现:向度(横向、纵向、斜向) | 第49页 |
4.1.4 规则线与不规则线 | 第49-50页 |
4.2 强化线性运动的穿透力 | 第50-53页 |
4.2.1 空间性 | 第50-51页 |
4.2.2 时间性 | 第51-53页 |
4.3 拓展空间性组合的表现力 | 第53-55页 |
4.3.1 平行组合 | 第53页 |
4.3.2 相交组合 | 第53-54页 |
4.3.3 对称组合 | 第54-55页 |
4.4 探求线性表现的生命力 | 第55-58页 |
4.4.1 墨韵的表现 | 第55-57页 |
4.4.2 情感的表现 | 第57-58页 |
第四章图片来源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页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