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1.2 本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9-10页 |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 第2章 储蓄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2.1 西方经典储蓄理论简述 | 第12-13页 |
| 2.1.1 绝对收入假说 | 第12页 |
| 2.1.2 相对收入理论 | 第12页 |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2-13页 |
| 2.1.4 恒久收入假说 | 第13页 |
| 2.1.5 家庭储蓄需求模型 | 第13页 |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2.2.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第17-18页 |
| 第3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储蓄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 3.1 两期世代交叠模型 | 第18页 |
| 3.2 考虑养老金因素的三期世代交叠模型 | 第18-26页 |
| 第4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储蓄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6-42页 |
| 4.1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 | 第26页 |
| 4.2 中国居民储蓄现状及特点 | 第26-27页 |
| 4.3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27-29页 |
| 4.4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估计与分析 | 第29-31页 |
| 4.5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估计与分析 | 第31-33页 |
| 4.6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第33-35页 |
| 4.7 分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估计与分析 | 第35-40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5章 二孩政策背景下对中国未来储蓄率的预测与分析 | 第42-48页 |
| 5.1 对抚养比(解释变量)的预测 | 第42-45页 |
| 5.2 对储蓄率(被解释变量)的预测 | 第45-46页 |
| 5.3 未来十五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对储蓄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6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48-53页 |
| 6.1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 6.1.1 延长退休年龄 | 第48-49页 |
| 6.1.2 完善劳动力市场 | 第49页 |
| 6.1.3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 | 第49-50页 |
| 6.1.4 提高劳动生产率 | 第50页 |
| 6.1.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发展 | 第50页 |
| 6.1.6 加强金融市场支持,发展养老金融业务 | 第50-51页 |
| 6.2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 6.2.1 结论 | 第51-52页 |
| 6.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