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概述 | 第11-17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2.1.1 工业用地的概念 | 第11页 |
2.1.2 土地利用效益 | 第11页 |
2.1.3 工业用地均衡利用 | 第11-12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2-17页 |
2.2.1 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 | 第12-14页 |
2.2.2 土地经济学理论 | 第14-15页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第15-17页 |
3 山西省区域概况及工业用地利用情况 | 第17-27页 |
3.1 山西省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7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3.2 山西省工业用地布局及发展概况 | 第19-27页 |
3.2.1 山西省工业用地规模 | 第19-20页 |
3.2.2 山西省工业产业特征 | 第20-22页 |
3.2.3 山西省工业区域特征 | 第22-26页 |
3.2.4 山西省工业用地利用集约度 | 第26-27页 |
4 山西省工业用地均衡性分析 | 第27-37页 |
4.1 工业用地的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的构建 | 第27-28页 |
4.2 山西省工业用地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测算 | 第28-35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28页 |
4.2.2 山西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洛伦茨曲线的绘制和基尼系数测算 | 第28-32页 |
4.2.3 山西省工业行业结构的洛伦茨曲线绘制和基尼系数测算 | 第32-35页 |
4.3 山西省工业用地均衡性分析 | 第35-37页 |
4.3.1 山西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均衡性 | 第35-36页 |
4.3.2 山西省工业行业结构的均衡性 | 第36-37页 |
5 基于DEA的山西省工业用地相对效益评价 | 第37-45页 |
5.1 基于DEA的山西省工业系统相对效益评价 | 第37-40页 |
5.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页 |
5.1.2 评价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37-39页 |
5.1.3 基于DEA的山西省工业行业相对效益计算 | 第39-40页 |
5.1.4 山西省工业系统相对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40页 |
5.2 基于DEA的山西省10个主要行业工业用地利用相对效益评价 | 第40-45页 |
5.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0-41页 |
5.2.2 数据库建立及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5.2.3 基于DEA的山西省工业行业相对效益计算 | 第42页 |
5.2.4 山西省10个主要工业行业的工业用地相对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5.2.5 山西省不同行业工业用地利用的效率优化途径分析 | 第43-45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6.1 结论 | 第45页 |
6.2 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Abstract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