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视角下4G服务用户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6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献研究与理论综述 | 第21-38页 |
2.1 4G市场环境特征描述 | 第21-23页 |
2.1.1 高度集中化的流量消费特征 | 第21页 |
2.1.2 注重体验的用户消费行为 | 第21-22页 |
2.1.3 基于价格敏感的用户满意度 | 第22页 |
2.1.4 商业运营模式的演变 | 第22-23页 |
2.2 通信业务用户采纳研究综述 | 第23-26页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2.3 双因素理论 | 第26-30页 |
2.3.1 双因素理论的内涵 | 第26-28页 |
2.3.2 双因素理论的特点 | 第28-30页 |
2.4 信息系统用户行为理论 | 第30-34页 |
2.4.1 技术接受理论 | 第30-32页 |
2.4.2 用户抵制理论 | 第32-34页 |
2.5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34-37页 |
2.5.1 感知风险理论 | 第34-36页 |
2.5.2 现状偏好理论 | 第36-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研究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第38-46页 |
3.1 模型构建 | 第38-40页 |
3.2 变量的定义 | 第40页 |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0-45页 |
3.3.1 感知有用与使用意向 | 第40-41页 |
3.3.2 感知易用与使用意向 | 第41-42页 |
3.3.3 主观规范与使用意向 | 第42页 |
3.3.4 感知风险与被动抵制 | 第42-43页 |
3.3.5 转换成本与被动抵制 | 第43-44页 |
3.3.6 被动抵制、使用意向与使用行为 | 第44-45页 |
3.3.7 个人创新性的调节作用 | 第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46-52页 |
4.1 模型变量的操作性题项设计 | 第46-48页 |
4.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介绍 | 第48-50页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8-49页 |
4.2.2 信度分析 | 第49页 |
4.2.3 效度分析 | 第49页 |
4.2.4 因子分析 | 第49-50页 |
4.2.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50页 |
4.3 调查过程设计 | 第50-51页 |
4.3.1 调查对象 | 第50页 |
4.3.2 问卷前测 | 第50-51页 |
4.3.3 正式调研 | 第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52-65页 |
5.1 样本介绍 | 第52-54页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4-55页 |
5.3 信度、效度分析 | 第55-57页 |
5.3.1 信度分析 | 第55-57页 |
5.3.2 效度分析 | 第57页 |
5.4 因子分析 | 第57-59页 |
5.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59-64页 |
5.5.1 模型拟合度检验 | 第59-60页 |
5.5.2 模型路径检验 | 第60-61页 |
5.5.3 调节变量的检验 | 第61-62页 |
5.5.4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5.5.5 模型检验结果汇总 | 第63-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5-74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5-72页 |
6.1.1 研究结论 | 第65-69页 |
6.1.2 促进用户采纳升级 4G服务的管理策略 | 第69-72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72-7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附录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件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