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一)研究思路第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 拟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及现实需要第15-29页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特征及要素分析第15-20页
        (一)概念分析第15-16页
        (二)特征分析第16-18页
        (三)要素分析第18-20页
    二 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第20-24页
        (一)农民教育思想第20-22页
        (二)“灌输”理论第22-24页
    三 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要第24-29页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需要第24-25页
        (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第25-26页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第26-27页
        (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第27-29页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与经验第29-40页
    一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第29-34页
        (一)初步探索阶段第29-30页
        (二)曲折前行阶段第30-32页
        (三)反思与调整阶段第32-33页
        (四)全面推进阶段第33-34页
    二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第34-40页
        (一)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第35-36页
        (二)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第36-37页
        (三)符合农民的话语表达习惯第37-38页
        (四)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第38-40页
第四章 当前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第40-47页
    一 整体现状第40-41页
    二 存在问题及原因第41-47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第43-47页
第五章 当前推进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对策第47-55页
    一 培育传播主体第47-49页
    二 细分受众群众第49-50页
    三 推动内容通俗化第50-51页
    四 优化传播载体第51-53页
    五 营造良好环境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语境解读--以过程建构主义为视角
下一篇:中产阶层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基于杭州市一家塔罗牌店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