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超硬材料的研究意义 | 第7页 |
·超硬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第10-25页 |
·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r近似) | 第10-12页 |
·哈特利-福克近似 | 第12-14页 |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第14-17页 |
·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 | 第17-18页 |
·线性缀加平面波 | 第18-20页 |
·固体能带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一性原理计算基本流程 | 第21-22页 |
·晶体结构预测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硬度的理论计算 | 第25-34页 |
·硬度简介 | 第25页 |
·维氏(Vickers)硬度及其发展 | 第25-27页 |
·硬度理论计算方法 | 第27-34页 |
·基于带隙的硬度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imunek硬度计算法 | 第29-31页 |
·基于Mulliken布居的硬度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基于电负性的硬度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硬度计算的金属性和离子性修正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氮化铍新型超硬结构的预测研究 | 第34-42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计算细节 | 第35页 |
·Be_3N_2 新型超硬结构 | 第35-42页 |
·晶体结构 | 第35-36页 |
·热力学稳定性 | 第36-38页 |
·电子性质 | 第38-39页 |
·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 | 第39-40页 |
·Be_3N_2 新相的理论硬度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摘要 | 第50-52页 |
Abstract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