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司法公信力概述 | 第10-14页 |
1.1 司法公信力的概念 | 第10-11页 |
1.2 司法公信力的类型 | 第11-12页 |
1.3 司法公信力的功用 | 第12-14页 |
第2章 以某基层法院为例分析司法公信力现状 | 第14-25页 |
2.1 某基层法院案件审判质效情况分析 | 第14-19页 |
2.1.1 案件审理效率分析 | 第15-16页 |
2.1.2 案件审理效果分析 | 第16-19页 |
2.2 不同主体对司法公信力的主观评价 | 第19-22页 |
2.2.1 职业法律人的评价 | 第19-20页 |
2.2.2 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反映 | 第20-21页 |
2.2.3 社会公众的认知 | 第21-22页 |
2.3 司法公信力现状的分析 | 第22-25页 |
2.3.1 审判质效的提升并未带动司法公信力状况的明显改善 | 第22-23页 |
2.3.2 当事人对诉讼的利用程度并未完全代表对裁判的接受程度 | 第23页 |
2.3.3 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了解并不客观、全面 | 第23-25页 |
第3章 影响司法公信力生成的主要因素 | 第25-31页 |
3.1 司法的公正状态 | 第25-28页 |
3.1.1 实体上的司法公正状态 | 第25-26页 |
3.1.2 程序上的司法公正状态 | 第26-27页 |
3.1.3 法官个人的公正状态 | 第27-28页 |
3.2 社会公众的感受 | 第28-31页 |
3.2.1 当事人对司法过程的感受 | 第28-30页 |
3.2.2 其他社会公众对司法的评价 | 第30-31页 |
第4章 司法公信力在生成中遇到的问题 | 第31-37页 |
4.1 实现司法公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31-34页 |
4.1.1 法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 第31-32页 |
4.1.2 审理程序公开性、规范性不足 | 第32-33页 |
4.1.3 裁判文书说理性不够 | 第33-34页 |
4.2 提高社会公众对司法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34-37页 |
4.2.1 司法公开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 第34-35页 |
4.2.2 现有司法公开平台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 第35页 |
4.2.3 司法公开的载体不够丰富 | 第35-37页 |
第5章 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途径 | 第37-46页 |
5.1 建立高素质的基层法院法官队伍 | 第37-40页 |
5.2 全面强化法院的管理机制 | 第40-42页 |
5.3 深入推进司法公开的进程 | 第42-46页 |
5.3.1 树立正确的司法公开理念 | 第42-43页 |
5.3.2 完善司法公开平台建设 | 第43-44页 |
5.3.3 丰富司法公开载体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