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某深度氧化煤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6-3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1.2 氧化煤的成因 | 第18-20页 |
1.3 氧化煤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 | 第20-22页 |
1.4 改善氧化煤可浮性的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8-30页 |
2 试验准备及浮选效果评价 | 第30-34页 |
2.1 试验样品采集与制备 | 第30页 |
2.2 试验设备及分析仪器 | 第30-31页 |
2.3 试验药品及配制方法 | 第31-32页 |
2.4 试验效果评价 | 第32-34页 |
3 深度氧化煤样特性研究 | 第34-42页 |
3.1 煤泥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34-35页 |
3.2 煤泥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7页 |
3.3 煤泥粒度组成 | 第37-38页 |
3.4 煤泥密度组成 | 第38-39页 |
3.5 煤泥接触角测量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新型浮选药剂探索试验 | 第42-58页 |
4.1 常规浮选试验研究 | 第42-45页 |
4.2 复配药剂浮选试验研究 | 第45-52页 |
4.3 分级浮选试验 | 第52-54页 |
4.4 复配药剂机理分析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磨煤解离下正浮选试验研究 | 第58-67页 |
5.1 磨煤解离产品分析 | 第58-61页 |
5.2 磨煤解离浮选试验 | 第61-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6 反浮选试验研究 | 第67-78页 |
6.1 矿物质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分析 | 第67-69页 |
6.2 十二胺反浮选试验研究 | 第69-73页 |
6.3 油酸钠反浮选试验研究 | 第73-76页 |
6.4 分级反浮选试验研究 | 第76-7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7.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简历 | 第84-8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