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复合式吊杆疲劳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拱桥吊杆构造与受力特性 | 第10-13页 |
1.2.1 吊杆构造 | 第10-12页 |
1.2.2 吊杆受力特性计算 | 第12-13页 |
1.3 公路桥梁疲劳分析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现状及分析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现状及分析 | 第15-17页 |
1.4 公路桥梁疲劳车辆荷载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4.1 国外现状及分析 | 第17-22页 |
1.4.2 国内现状及分析 | 第22-23页 |
1.5 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1.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疲劳车辆荷载的形成与应用方法 | 第26-49页 |
2.1 数理统计基本理论 | 第26-35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2.1.2 常用的几种概率分布形式 | 第27-30页 |
2.1.3 参数估计 | 第30-33页 |
2.1.4 分布拟合优度检验 | 第33-35页 |
2.2 车辆荷载调查 | 第35-36页 |
2.2.1 调查方式 | 第35-36页 |
2.2.2 调查步骤 | 第36页 |
2.2.3 调查设备 | 第36页 |
2.3 随机车流生成 | 第36-39页 |
2.3.1 蒙特卡罗数值模拟方法 | 第36-38页 |
2.3.2 随机车流模拟与实现 | 第38-39页 |
2.4 疲劳车辆荷载的形成 | 第39-48页 |
2.4.1 车辆类型分类 | 第39-40页 |
2.4.2 车流量分布 | 第40-42页 |
2.4.3 车辆荷载统计分析 | 第42-47页 |
2.4.4 车辆疲劳荷载谱的模拟与生成 | 第47-4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吊杆疲劳性能分析方法 | 第49-61页 |
3.1 疲劳基本理论 | 第49-51页 |
3.1.1 基本概念 | 第49页 |
3.1.2 疲劳破坏的分类 | 第49页 |
3.1.3 疲劳断裂的机理 | 第49-50页 |
3.1.4 疲劳破坏与静力破坏的区别 | 第50-51页 |
3.2 吊杆疲劳分析方法 | 第51-58页 |
3.2.1 疲劳荷载谱 | 第51-52页 |
3.2.2 应力历程 | 第52页 |
3.2.3 应力幅 | 第52-54页 |
3.2.4 吊杆S-N曲线 | 第54-55页 |
3.2.5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55-57页 |
3.2.6 疲劳损伤度的计算 | 第57-58页 |
3.3 疲劳分析程序 | 第58-60页 |
3.3.1 影响线加载程序 | 第58-59页 |
3.3.2 应力幅统计程序 | 第59-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实桥工程吊杆疲劳性能分析 | 第61-80页 |
4.1 工程实例 | 第61-65页 |
4.1.1 实桥工程介绍 | 第61-63页 |
4.1.2 有限元建模 | 第63-65页 |
4.2 公路桥梁车辆疲劳荷载谱 | 第65-66页 |
4.3 吊杆的选取 | 第66-68页 |
4.3.1 恒载作用下的静力特性 | 第66-67页 |
4.3.2 活载作用下的静力特性 | 第67-68页 |
4.4 吊杆轴力影响线 | 第68-69页 |
4.5 吊杆应力历程的计算 | 第69-73页 |
4.6 吊杆应力幅的统计 | 第73-75页 |
4.7 吊杆疲劳累积损伤的计算 | 第75-78页 |
4.7.1 成品索吊杆 | 第75-77页 |
4.7.2 钢套管吊杆 | 第77-78页 |
4.7.3 对比成品索和钢套管吊杆 | 第7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0-83页 |
1. 结论 | 第80-81页 |
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