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

MnO2/石墨烯基材料合成及其对水中染料、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绪论第8-15页
    1.1 污染水的来源和危害及其处理方法第8-10页
        1.1.1 污染水的来源和危害第8页
        1.1.2 污染水的处理方法第8-10页
    1.2 石墨烯的简介第10-12页
        1.2.1 石墨烯的性质第10-11页
        1.2.2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应用于水处理第11-12页
    1.3 二氧化锰的简介第12-13页
        1.3.1 二氧化锰的性质第12-13页
        1.3.2 二氧化锰应用于水处理第13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3-15页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3页
        1.4.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及表征测试方法第15-19页
    2.1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第15-17页
    2.2 表征测试方法第17-19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第17页
        2.2.2 红外吸收光谱测试(FTIR)第17页
        2.2.3 拉曼光谱测试(Raman)第17页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17-18页
        2.2.5 投射电子显微镜(TEM)第18页
        2.2.6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BET)第18页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第18-19页
第三章:磺化石墨烯吸附水中MB和Pb~(2+)第19-33页
    3.1 引言第19-20页
    3.2 实验部分第20-22页
        3.2.1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第20页
        3.2.2 吸附剂的制备第20-21页
        3.2.3 吸附实验第21-2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2-32页
        3.3.1 石墨烯基材料的表征第22-24页
        3.3.2 石墨烯基材料吸附动力学表征第24-26页
        3.3.3 石墨烯基材料等温吸附线表征第26-28页
        3.3.4 磺化石墨烯的最大吸附容量的比较第28-29页
        3.3.5 SGO吸附机理的研究第29-32页
    3.4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锰吸附水中Pb~(2+)第33-45页
    4.1 引言第33-34页
    4.2 实验部分第34-35页
        4.2.1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第34页
        4.2.2 吸附材料的制备第34页
        4.2.3 吸附实验第34-3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4.3.1 三种MnO_2吸附剂的表征第35-39页
        4.3.2 溶液pH值对于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9页
        4.3.3 铅离子吸附动力学第39-40页
        4.3.4 铅离子吸附等温线第40-41页
        4.3.5 吸附机理的推测第41-43页
        4.3.6 解吸和吸附剂的再生利用第43-44页
    4.4 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MnO_2@磺化石墨烯移除水中Pb~(2+)、Cd~(2+)、Cu~(2+)第45-57页
    5.1 引言第45-46页
    5.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5.2.1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第46页
        5.2.2 吸附材料的制备第46页
        5.2.3 吸附实验第46-4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7-55页
        5.3.1 最佳投料比第47页
        5.3.2 吸附前后的各类物相表征第47-52页
        5.3.3 吸附动力学表征第52-54页
        5.3.4 吸附等温线表征第54-55页
    5.4 小结第55-57页
全文总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录Ⅰ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旱区城市不透水面的遥感估算及其气候效应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为例
下一篇:基于A/O工艺的微电解耦合反硝化污泥深度处理猪场沼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