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昆仑达拉库岸基性—超基性岩体群岩浆演化及成矿潜力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0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 1.2 镁铁-超镁铁岩石成因及成矿作用 | 第11-13页 |
| 1.2.1 岩浆源区及熔融程度 | 第11-12页 |
| 1.2.2 岩浆型Ni-Cu硫化物矿床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1.3 新疆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3 测试分析方法 | 第17页 |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页 |
| 1.5 主要工作量及认识 | 第17-20页 |
| 1.5.1 工作量 | 第17-18页 |
| 1.5.2 主要认识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0-27页 |
| 2.1 地层 | 第20页 |
| 2.2 构造 | 第20-21页 |
| 2.3 岩浆岩 | 第21-24页 |
| 2.4 区域地质演化 | 第24-27页 |
| 2.4.1 太古宙-古元古代古陆核形成阶段 | 第24页 |
| 2.4.2 中新元古代大陆裂解与超大陆形成阶段 | 第24页 |
| 2.4.3 震旦纪-早古生代洋陆转换阶段 | 第24-25页 |
| 2.4.4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洋陆转换阶段 | 第25-26页 |
| 2.4.5 中新生代陆内造山阶段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达拉库岸岩体群 | 第27-57页 |
| 3.1 岩体地质特征 | 第27-28页 |
| 3.2 岩相学 | 第28-33页 |
| 3.3 地质年代学 | 第33-36页 |
| 3.4 矿物晶体化学 | 第36-44页 |
| 3.5 岩石地球化学 | 第44-57页 |
| 3.5.1 主量元素 | 第44-45页 |
| 3.5.2 微量元素 | 第45-57页 |
| 第四章 岩浆演化 | 第57-61页 |
| 4.1 结晶分异作用 | 第57-58页 |
| 4.2 同化混染作用 | 第58-61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61-77页 |
| 5.1 热液蚀变作用 | 第61-63页 |
| 5.2 造岩矿物结晶条件 | 第63-65页 |
| 5.3 原生岩浆 | 第65-72页 |
| 5.4 源区特征 | 第72-73页 |
| 5.5 部分熔融程度 | 第73-74页 |
| 5.6 构造环境判别 | 第74-77页 |
| 第六章 成矿潜力评价 | 第77-82页 |
| 6.1 矿化特征 | 第77-78页 |
| 6.2 成矿作用 | 第78-81页 |
| 6.3 成矿前景 | 第81-82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93页 |
| 附表 | 第93-9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