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激光扫描成像与异源CCD融合的连铸热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7页
        1.1.1 连铸坯表面缺陷形态及主要成因分析第12-15页
        1.1.2 连铸热坯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的必要性第15-17页
    1.2 连铸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分析及研究现状第17-27页
        1.2.1 连铸坯无损检测技术分析第17-19页
        1.2.2 国内外连铸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9-23页
        1.2.3 异源 CCD 扫描成像检测方法及优越性第23-26页
        1.2.4 高噪声下连铸坯 CCD 激光扫描成像技术第26-27页
    1.3 连铸坯表面 CCD 激光扫描与信息融合成像方法研究第27-29页
        1.3.1 连铸热坯表面缺陷异源 CCD 激光扫描成像方法研究第27-28页
        1.3.2 基于异源 CCD 信息融合的连铸坯缺陷检测技术研究第28-29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第29-32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1.4.2 研究技术方案第30-32页
2 连铸热坯表面异源 CCD 激光扫描成像方法研究第32-54页
    2.1 高噪声下连铸坯表面光学成像控制方法第32-40页
        2.1.1 基于最大信息熵的连铸坯表面 LSI 成像控制方法研究第32-36页
        2.1.2 连铸热坯表面最佳 LSI 成像控制方法第36-40页
    2.2 连铸坯表面激光条纹最佳成像提取方法研究第40-49页
        2.2.1 基于 TenenGrad 梯度的激光条纹成像控制方法第40-44页
        2.2.2 高温状态下 ASI 激光条纹成像与提取方法第44-49页
    2.3 基于调制点梯度方向的激光条纹快速提取技术第49-53页
    2.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3 连铸热坯表面成像异源 CCD 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第54-74页
    3.1 异源 CCD 连铸坯表面信息融合成像技术研究第55-64页
        3.1.1 基于畸变矫正的 CCD 扫描成像模型第55-59页
        3.1.2 异源 CCD 激光扫描成像方法第59-64页
    3.2 连铸坯表面异源 CCD 扫描成像控制技术第64-67页
    3.3 连铸坯表面异源 CCD 成像关键技术第67-71页
        3.3.1 异源 CCD 扫描成像结构空间设计第67-69页
        3.3.2 异源 CCD 互信息配准方法研究第69-71页
    3.4 本章小结第71-74页
4 连铸热坯表面成像信息中的缺陷定位与描绘方法第74-98页
    4.1 基于相对模糊连接度(IRFC)的 ROI 区精确描绘方法第74-80页
        4.1.1 连铸坯表面 RFC 区域描绘算法研究第74-76页
        4.1.2 连铸坯表面 LSI 图像信息中的隶属度函数设计第76-80页
    4.2 ASI 成像信息的 ROI 区定位算法第80-85页
        4.2.1 连铸坯 ASI 三维特征缺陷区域识别方法第80-82页
        4.2.2 基于粗糙集的模糊重分类区域定义第82-85页
    4.3 连铸坯表面多 ROI 区同步描绘算法研究第85-89页
        4.3.1 RFC 模糊区域自动重分类方法设计第85-88页
        4.3.2 基于局部自由尺度的模糊连接度第88-89页
    4.4 异源 CCD 图像信息融合处理方法第89-96页
        4.4.1 连铸坯 ASI 图像二维形态不完整性描述第89-92页
        4.4.2 异源 CCD 缺陷检测融合处理方法第92-93页
        4.4.3 融合处理与对比实验分析第93-96页
    4.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5 连铸热坯表面缺陷三维特征量化方法研究第98-122页
    5.1 连铸坯表面形貌深度检测标定方法研究第98-101页
        5.1.1 激光条纹调制平面确定方法第98-99页
        5.1.2 反投影二维空间平面快速标定方法第99-101页
    5.2 连铸坯表面形态深度值精确检测关键技术第101-107页
        5.2.1 激光调制点斜投影误差分析及纠正方法第101-104页
        5.2.2 畸变误差分析与激光扫描验证实验第104-107页
    5.3 系统测量精度检验与高温扫描实验第107-112页
        5.3.1 扫描成像鲁棒性检验第107-110页
        5.3.2 高温在线扫描实验研究第110-112页
    5.4 连铸坯表面图像 ROI 区二维形态特征分析第112-119页
        5.4.1 CCD 成像尺度与区域信息完整性第112-114页
        5.4.2 连铸坯 ROI 区二维形态特征描述算法研究第114-118页
        5.4.3 RFC 描绘参数训练与结果评价方法第118-119页
    5.5 连铸坯表面三维形态异源信息融合重构第119-120页
    5.6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6 算法模块设计与工业应用基础研究第122-140页
    6.1 软件实现与模块设计第122-128页
        6.1.1 系统最佳实施方案第122-123页
        6.1.2 软件实现与模块设计第123-128页
    6.2 成像信息中假噪声点处理与缺陷深度量化特征第128-132页
        6.2.1 成像信息中假噪声处理算法第128-129页
        6.2.2 缺陷形态特征与成像信息量化结果分析第129-132页
    6.3 现场应用防护方法研究第132-133页
    6.4 连铸热坯扫描检测实验第133-139页
        6.4.1 振痕干扰下的缺陷提取方法第133-134页
        6.4.2 连铸坯表面缺陷检测的方向敏感性第134-135页
        6.4.3 连铸热坯现场扫描实验第135-139页
    6.5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40-144页
    7.1 结论第140-141页
    7.2 创新点第141页
    7.3 展望第141-144页
致谢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8页
附录第158-160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目录第158-159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59-160页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填充床电化学反应器电极材料制备、表征及对酸性橙II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硅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粉末的制备及其阻燃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