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简表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基础研究:基因表达谱分析miR-431导致小鼠耳聋的分子机制 | 第12-59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一、遗传性耳聋基因及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miRNA在内耳发育和遗传性耳聋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三、转录组测序(RNA-seq) | 第14页 |
四、本论文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策略 | 第14-1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33页 |
实验材料 | 第16-22页 |
一、实验动物 | 第16页 |
二、细胞和菌株 | 第16页 |
三、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6-17页 |
四、主要化学试剂 | 第17-18页 |
五、软件及统计学分析 | 第18-19页 |
六、引物 | 第19-20页 |
七、载体 | 第20-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33页 |
一、小鼠基因型鉴定 | 第22-23页 |
二、小鼠耳蜗总RNA提取 | 第23-24页 |
三、基因的反转录 | 第24页 |
四、PCR反应 | 第24-25页 |
五.细菌载体系统 | 第25-27页 |
六、基因克隆 | 第27-30页 |
七、使用AxyPrep凝胶回收试剂盒胶回收 | 第30-31页 |
八.细胞培养 | 第31页 |
九、细胞转染 | 第31-32页 |
十、报告基因检测 | 第32页 |
十一、小鼠ABR测试 | 第32-33页 |
结果 | 第33-50页 |
一、miR-431转基因小鼠ABR听阈升高 | 第33-35页 |
1、miR-431转基因与野生型小鼠外耳发育无差异 | 第33页 |
2、miR-431转基因小鼠较野生型小鼠ABR反应阈值升高 | 第33-35页 |
二、RNA-seq方法筛选miR-431转基因和野生型小鼠内耳差异表达的基因 | 第35-41页 |
1、RNA-Seq实验设计 | 第35-36页 |
2、用于RNA-Seq分析的转基因小鼠听力测试结果 | 第36-38页 |
3、用于RNA-Seq的转基因和野生型小鼠耳蜗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38-39页 |
4. RNA-seq数据质量评估 | 第39-40页 |
5. 根据RNA-Seq结果鉴定差异表达基因 | 第40-41页 |
三、从差异表达基因数据中筛选鉴定miR-431介导的遗传性聋的候选基因 | 第41-47页 |
1. 从差异基因数据中挖掘miR-431介导的遗传性聋候选基因的策略 | 第41页 |
2. 鉴定RNA-seq差异表达基因是否是已报道的遗传性耳聋基因 | 第41-44页 |
3. 遗传性耳聋基因数据库与miR-431预测的靶基因交叉筛选 | 第44-45页 |
4. 上述2个数据集的交集,筛选得到8个候选基因 | 第45-47页 |
四、miR-431靶基因的实验验证 | 第47-50页 |
1. Real-time RT-PCR验证8个差异表达基因与RNA-seq结果一致 | 第47-48页 |
2. Luciferase方法验证COL4A4和SEMA3E是miR-431的靶基因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5页 |
一、miR-431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 第50-51页 |
二、遗传性耳聋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网络 | 第51-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小耳畸形患儿听觉发育研究 | 第59-76页 |
引言 | 第59-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61-62页 |
二、应用软带Baha后听觉发育评估方法 | 第62-66页 |
三、统计学方法 | 第66-67页 |
结果 | 第67-70页 |
一、<4岁组 | 第67页 |
二、4-6岁组 | 第67-70页 |
讨论 | 第70-73页 |
一、婴幼儿言语发育 | 第70页 |
二、应用软带Baha进行早期听力干预 | 第70-71页 |
三、双侧外耳道闭锁婴幼儿听觉发育评估方法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文献综述一 | 第76-91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文献综述二 | 第91-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98页 |
获得奖励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