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保障性住房分配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目标创新点第14-15页
    1.5 技术路线图第15-16页
第2章 保障性住房概念及理论第16-21页
    2.1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第16-17页
    2.2 保障性住房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2.2.1 社会保障理论第17页
        2.2.2 宏观调控理论第17-18页
        2.2.3 公平分配理论第18-21页
第3章 唐山市保障性住房现状第21-27页
    3.1 唐山市保障性住房概况第21-24页
        3.1.1 唐山市保障性住房现状第21-22页
        3.1.2 唐山市住房分配实施细则第22-24页
    3.2 唐山市保障性住房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3.2.1 轮候、摇号方式影响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平性第24页
        3.2.2 遴选标准科学性有待提高第24页
        3.2.3 资格审查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明显第24-25页
        3.2.4 住房分配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第25页
        3.2.5 住房分配申请流程有待优化第25-26页
        3.2.6 住房分配中诚信失范现象明显第26-27页
第4章 唐山市保障性住房分配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第27-45页
    4.1 廉租住房分配模型的构建第27-39页
        4.1.1 构建方法的选择第27-28页
        4.1.2 分配模型指标的构建第28-31页
        4.1.3 分配模型指标的筛选及确定第31-33页
        4.1.4 分配模型的建立第33-39页
    4.2 廉租住房分配模型的应用第39-45页
        4.2.1 唐山市马驹桥保障性住房项目基本情况第39页
        4.2.2 住房分配模型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第39-45页
第5章 保证保障性住房分配模型有效运行的措施第45-50页
    5.1 完善居民信息核查系统第45-46页
    5.2 建立有效的申请人准入资格审查监督机制第46-47页
        5.2.1 建立三级联动审查机制第46页
        5.2.2 设立保障住房动态监管小组第46页
        5.2.3 鼓励媒体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第46-47页
    5.3 完善申请家庭资格遴选指标第47-48页
    5.4 健全法律规范机制第48-50页
        5.4.1 建立与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法律体系第48页
        5.4.2 加强对分配环节的规范管理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 唐山市廉租住房申请人家庭情况调查问卷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导师简介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5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公司转包生产作业动态信息管理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甘肃移动天水地区数据城域网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