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岭南诗歌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概念说明 | 第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 清朝以前 | 第12-14页 |
(二) 民国至建国前 | 第14页 |
(三) 建国后至今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唐五代岭南诗人与诗歌概况 | 第17-46页 |
第一节 岭南本土诗人时空分布 | 第17-23页 |
一、本土诗人的时间分布 | 第17-20页 |
二、本土诗人空间分布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岭南外籍诗人时空分布 | 第23-35页 |
一、外籍诗人时间分布 | 第23-32页 |
二、外籍诗人空间分布 | 第32-35页 |
第三节 岭南本土诗人与外籍诗人交游 | 第35-42页 |
一、岭南本土诗人之间的交游 | 第36-37页 |
二、外籍诗人诗人之间的交游 | 第37-38页 |
三、本土诗人与外籍诗人交游 | 第38-42页 |
第四节 岭南诗歌概况 | 第42-46页 |
第二章 岭南地域特点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 第46-60页 |
第一节 岭南气候与诗人创作 | 第46-53页 |
一、对岭南气候的描写 | 第47-50页 |
二、岭南天气影响下诗人的情感变化 | 第50-53页 |
第二节 岭南地形与诗人创作 | 第53-56页 |
第三节 岭南政治与诗人创作 | 第56-57页 |
第四节 岭南民俗与诗人创作 | 第57-60页 |
第三章 岭南本土诗人与外籍诗人笔下的岭南 | 第60-119页 |
第一节 本土诗人与外籍诗人的诗歌题材 | 第60-82页 |
一、山水诗歌 | 第60-69页 |
二、名胜古迹诗歌 | 第69-75页 |
三、风俗诗歌 | 第75-82页 |
第二节 本土诗人与外籍诗人的岭南诗歌意象 | 第82-103页 |
一、气候类 | 第82-85页 |
二、植物类 | 第85-93页 |
三、动物类 | 第93-99页 |
四、建筑类 | 第99-101页 |
五、人物类 | 第101-103页 |
第三节 本土诗人与外籍诗人的情感特征 | 第103-111页 |
一、本土诗人“自卑情结”与“偏远心态” | 第103-106页 |
二、外籍诗人在岭南的情感表现 | 第106-109页 |
三、岭南称谓与诗人情感 | 第109-111页 |
第四节 岭南诗歌风格与美学意蕴 | 第111-119页 |
一、借鉴民歌与乐府,真率自然 | 第112-115页 |
二、楚国遗音的激荡 | 第115-117页 |
三、岭南诗歌“清”之本色 | 第117-119页 |
结语 | 第119-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6页 |
附录一 | 第126-138页 |
附录二 | 第138-157页 |
附录三 | 第157-163页 |
附录四 | 第163-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