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特征的识别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2 财务舞弊发生动因理论分析 | 第17-18页 |
2.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方法 | 第18-20页 |
3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项目舞弊手段分析 | 第20-27页 |
3.1 资产负债表项目舞弊 | 第20-24页 |
3.2 损益表项目的舞弊 | 第24-25页 |
3.3 披露项目舞弊 | 第25-27页 |
4 财务报表舞弊特征识别分析 | 第27-32页 |
4.1 财务指标特征分析 | 第27-30页 |
4.2 财务报表披露事项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5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案例分析 | 第32-44页 |
5.1 案例回顾 | 第32-33页 |
5.2 财务报表舞弊项目和手段分析 | 第33-37页 |
5.3 财务报表项目舞弊识别分析 | 第37-44页 |
6 用 F 模型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定量分析 | 第44-48页 |
6.1 改进的 F 分模型 | 第44-45页 |
6.2 利用 F 分模型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第45-48页 |
7 结论 | 第48-5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7.2 建议与启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文中所需数据 | 第52-57页 |
致谢词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