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纳米碳对玉米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2-22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21页
        1.2.1 纳米碳材料的简介第13-17页
        1.2.2 控释掺混肥的简介第17-21页
    1.3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1 不同供氮水平下纳米碳对玉米氮素吸收及根系活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2-23页
        2.1.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点第22页
        2.1.2 试验设计第22页
        2.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第22-23页
    2.2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第23-25页
        2.2.1 试验材料第23-24页
        2.2.2 试验设计第24页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4-25页
        2.2.4 计算方法第25页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25-26页
3 不同供氮水平下纳米碳对玉米氮素吸收及根系活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6-31页
    3.1 不同供氮水平下纳米碳对玉米干重的影响第26-27页
    3.2 不同供氮水平下纳米碳增效剂对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第27-28页
        3.2.1 纳米碳增效剂对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第27页
        3.2.2 不同氮水平下纳米碳增效剂对玉米叶片SPAD值的影响第27-28页
    3.3 纳米碳增效剂对根系活力和土壤酶的影响第28-31页
        3.3.1 纳米碳增效剂对根系活力和土壤酶的影响第28-29页
        3.3.2 玉米干重与根系活力和土壤酶的相关性第29-31页
4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第31-48页
    4.1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31-37页
        4.1.1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趋势的影响第31-32页
        4.1.2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各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32-33页
        4.1.3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33-36页
        4.1.4 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相关性第36-37页
    4.2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氮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第37-43页
        4.2.1 不同时期玉米植株的含氮量和氮素积累量第37-39页
        4.2.2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各器官含氮量和氮积累量的影响第39-41页
        4.2.3 成熟期氮素积累与产量的相关性第41-43页
    4.3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磷素、钾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第43-45页
        4.3.1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磷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第43-44页
        4.3.2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钾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第44-45页
    4.4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第45-46页
        4.4.1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45页
        4.4.2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第45-46页
    4.5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肥料利用的影响第46-48页
5 讨论第48-52页
    5.1 不同供氮水平下纳米碳对玉米氮素吸收及根系活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5.1.1 不同供氮水平下纳米碳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第48页
        5.1.2 纳米碳增效剂对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第48页
        5.1.3 纳米碳增效剂对根系活力和土壤酶的影响第48-49页
    5.2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第49-50页
        5.2.1 纳米碳和控释掺混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9页
        5.2.2 纳米碳和控释掺混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第49-50页
        5.2.3 纳米碳和控释掺混肥对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第50页
        5.2.4 纳米碳和控释掺混肥对玉米肥料利用的影响第50页
    5.3 通过本试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50-52页
6 结论第52-54页
    6.1 不同供氮水平下纳米碳对玉米氮素吸收及根系活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2页
    6.2 不同肥料添加纳米碳对玉米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涡度相关法和SIMDual_Kc模型的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铁皮石斛的仿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