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仿真系统构成及基本功能 | 第14-19页 |
2.1 系统构成 | 第14-17页 |
2.1.1 主要硬件系统构成 | 第14-15页 |
2.1.2 软件支持系统 | 第15页 |
2.1.3 主要技术特征 | 第15-16页 |
2.1.4 仿真步长 | 第16-17页 |
2.2 仿真系统功能 | 第17-18页 |
2.2.1 电网分析计算 | 第17页 |
2.2.2 电力系统故障再现和分析 | 第17页 |
2.2.3 物理装置检测 | 第17-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建立宁夏电网数字仿真模型 | 第19-33页 |
3.1 机电暂态模型 | 第19-25页 |
3.1.1 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 | 第19-22页 |
3.1.2 变压器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3.1.3 交流线数学模型 | 第24页 |
3.1.4 负荷模型 | 第24页 |
3.1.5 建立宁夏全网机电暂态模型 | 第24-25页 |
3.2 电磁暂态模型 | 第25-32页 |
3.2.1 ETSDAC技术特点 | 第26-27页 |
3.2.2 对比验证 | 第27-30页 |
3.2.3 建立宁夏电网电磁暂态模型 | 第30-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时安稳装置的控制策略验证 | 第33-42页 |
4.1 控制策略 | 第33-34页 |
4.2 计算建模 | 第34-37页 |
4.2.1 机电-电磁暂态分网 | 第34-35页 |
4.2.2 ETSDAC计算建模 | 第35-37页 |
4.3 闭环仿真验证 | 第37-41页 |
4.4 结论与建议 | 第41-42页 |
第5章 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投入对宁夏电网继电保护影响验证 | 第42-57页 |
5.1 仿真建模 | 第42-43页 |
5.2 保护测试方案 | 第43页 |
5.3 线路保护配置 | 第43-44页 |
5.4 保护测试 | 第44-55页 |
5.4.1 徐莲Ⅰ线中点A相金属性短路接地故障 | 第44-46页 |
5.4.2 徐莲Ⅰ线中点A相经100Ω过渡电阻接地 | 第46-48页 |
5.4.3 徐莲Ⅰ线中点BC相间短路故障 | 第48-51页 |
5.4.4 徐莲Ⅰ线中点BC相间短路接地故障 | 第51-53页 |
5.4.5 徐莲Ⅰ线中点三相短路故障 | 第53-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数字仿真在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分析中的应用 | 第57-67页 |
6.1 现场异常情况介绍 | 第57页 |
6.2 异常情况分析 | 第57-60页 |
6.2.1 保护软硬件介绍 | 第57-59页 |
6.2.2 保护异常行为分析 | 第59-60页 |
6.3 仿真验证 | 第60-66页 |
6.3.1 现场异常情况重现 | 第60-62页 |
6.3.2 进一步试验验证 | 第62-6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