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1 创新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安排 | 第10-12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4.2 框架安排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第12-1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2.1.1 绿色农业的涵义和包含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2.1.2 绿色农业的主要特征 | 第12-13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3-16页 |
2.2.1 外部动力系统 | 第13-14页 |
2.2.2 内部动力系统 | 第14-16页 |
第3章 山西广灵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16-29页 |
3.1 广灵县概况 | 第16-18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3.1.2 地形地貌 | 第16-17页 |
3.1.3 气候特点 | 第17页 |
3.1.4 土地利用和土壤 | 第17页 |
3.1.5 水文水利 | 第17-18页 |
3.2 广灵县农业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3.3 广灵县绿色农业发展依托的重点项目介绍 | 第19-25页 |
3.3.1 十万亩仁用杏项目 | 第19页 |
3.3.2 百万只“大尾”肉羊项目 | 第19-21页 |
3.3.3 万头“画眉驴”项目 | 第21页 |
3.3.4 绿色蔬菜生产项目 | 第21-23页 |
3.3.5 “东方亮”小米项目 | 第23-24页 |
3.3.6 速冻绿色糯玉米项目 | 第24页 |
3.3.7 万亩优质中药材项目 | 第24-25页 |
3.4 广灵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举措 | 第25-26页 |
3.4.1 营造绿色农业示范区社会环境建设,保障建设步伐稳步进行 | 第25页 |
3.4.2 加强绿色农业环境资源体系建设,保证绿色农业发展 | 第25-26页 |
3.4.3 治理污染源,保护水资源免遭污染 | 第26页 |
3.4.4 发挥绿色农业示范区效应,创造绿色产品品牌 | 第26页 |
3.5 广灵绿色农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 | 第26-29页 |
3.5.1 广灵小杂粮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进程 | 第27页 |
3.5.2 食用菌、蔬菜绿色种植效益明显 | 第27页 |
3.5.3 发展林果产业,增加了山区、丘陵、旱坡地种植效益 | 第27页 |
3.5.4 绿色畜牧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 第27-28页 |
3.5.5 生态等其他综合效益 | 第28-29页 |
第4章 山西广灵绿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9-36页 |
4.1 SWOT分析法 | 第29页 |
4.2 广灵县绿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过程 | 第29-32页 |
4.2.1 广灵县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 | 第29-30页 |
4.2.2 广灵县发展绿色农业的劣势 | 第30-31页 |
4.2.3 广灵县发展绿色农业的机会 | 第31-32页 |
4.2.4 广灵县发展绿色农业的威胁 | 第32页 |
4.3 广灵县绿色农业发展存在劣势和威胁的原因 | 第32-36页 |
4.3.1 发展环境较差 | 第32-33页 |
4.3.2 对绿色农业的科技体系研究未引起足够重视 | 第33页 |
4.3.3 相关体系和机制不健全 | 第33页 |
4.3.4 消费者的绿色食品知识较少,缺少诚信认知度 | 第33-34页 |
4.3.5 投入不足,缺乏财力支持 | 第34页 |
4.3.6 绿色生产企业对绿色农业本身认识不充分 | 第34-36页 |
第5章 改进发展广灵绿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 第36-43页 |
5.1 改进发展的原则 | 第36-37页 |
5.1.1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绿色农业根基 | 第36页 |
5.1.2 必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 第36页 |
5.1.3 必须促进农民收入增速,早日脱贫致富 | 第36-37页 |
5.1.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绿色农业科技含量 | 第37页 |
5.1.5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绿色农业活力 | 第37页 |
5.2 改进发展的动力支持体系 | 第37-43页 |
5.2.1 加大外部动力支持 | 第37-41页 |
5.2.2 加大内部动力支持 | 第41-43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