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1-12页 |
1.3.1 研究重点 | 第11页 |
1.3.2 研究难点 | 第11-12页 |
1.4 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1 思路框架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引入公私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机会分析 | 第14-22页 |
2.1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行业概况 | 第14-16页 |
2.1.1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2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行业的特征和现存问题 | 第15-16页 |
2.2 公私合作机制 | 第16-17页 |
2.3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发展公私合作的必要性与机会分析 | 第17-19页 |
2.3.1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引入公私合作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2.3.2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引入公私合作的机会分析 | 第18-19页 |
2.4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发展公私合作已具备的政策环境 | 第19-20页 |
2.4.1 政府市场监管政策 | 第19页 |
2.4.2 投资体制政策 | 第19-20页 |
2.4.3 企业改制与产权转让政策 | 第20页 |
2.5 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中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的关系 | 第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的实践现状及案例分析 | 第22-36页 |
3.1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实践的总体现状 | 第22-23页 |
3.2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中公私合作机制的三种类型 | 第23-26页 |
3.2.1 外包类 | 第23-24页 |
3.2.2 线路特许权经营 | 第24-25页 |
3.2.3 私有化改造 | 第25-26页 |
3.3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实践的案例分析 | 第26-30页 |
3.3.1 湖北十堰市公交全资民营化改革 | 第26-27页 |
3.3.2 成都市出让公共汽车线路的特许经营权 | 第27-28页 |
3.3.3 香港九龙巴士控股深圳公交 | 第28-29页 |
3.3.4 香港私营巴士 | 第29-30页 |
3.4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发展实践的评价 | 第30-35页 |
3.4.1 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实践的优点 | 第31-32页 |
3.4.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国外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36-45页 |
4.1 国外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机制的类型 | 第36-37页 |
4.1.1 竞争性招标 | 第36-37页 |
4.1.2 特许经营 | 第37页 |
4.2 国外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改革的成效 | 第37-38页 |
4.3 国外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的应用实例 | 第38-43页 |
4.3.1 英国的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机制 | 第38-39页 |
4.3.2 法国的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机制 | 第39-41页 |
4.3.3 德国的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机制 | 第41-43页 |
4.4 国外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实施的特点及启示 | 第43-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的对策建议 | 第45-56页 |
5.1 完善利益机制 | 第45-50页 |
5.1.1 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 | 第45-47页 |
5.1.2 建立合理的资金回报机制 | 第47-50页 |
5.2 推进法制化建设 | 第50-52页 |
5.3 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 | 第52-55页 |
5.3.1 转变管理理念 | 第52页 |
5.3.2 明确管理职能 | 第52-54页 |
5.3.3 树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 第54页 |
5.3.4 加强惩罚措施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