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材料及元件强度论文

超临界水环境下电厂锅炉管道材料的腐蚀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第10-11页
        1.1.2 超临界水环境下氧化皮生长研究的必要性第11页
    1.2 高温下金属腐蚀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在高温水蒸气环境下金属氧化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2 在超临界水环境下金属氧化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超临界水环境的腐蚀原理第17-28页
    2.1 超临界水的特性第17-20页
    2.2 高温氧化的基本理论第20-21页
    2.3 金属的氧化动力学规律第21-22页
    2.4 金属的氧化热力学第22-23页
    2.5 氧化皮的形成机理第23-24页
    2.6 超临界水蒸汽中的平衡氧含量和氧分压第24-27页
    2.7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超临界水环境腐蚀实验研究第28-54页
    3.1 实验方法第28-37页
        3.1.1 实验材料第28-29页
        3.1.2 实验过程第29-35页
        3.1.3 除氧系统介绍第35-37页
    3.2 铁马氏体钢P92腐蚀实验第37-45页
        3.2.1 氧化增重第37-41页
        3.2.2 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第41-42页
        3.2.3 XRD分析第42-43页
        3.2.4 横截面分析第43-44页
        3.2.5 实验结果分析第44-45页
    3.3 奥氏体钢TP347HFG腐蚀实验第45-53页
        3.3.1 氧化增重第45-46页
        3.3.2 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第46-48页
        3.3.3 XRD分析第48页
        3.3.4 横截面分析第48-49页
        3.3.5 实验结果分析第49-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铁马氏体钢P92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性研究第54-61页
    4.1 氧化动力学对比分析第54-55页
    4.2 氧化层微观结构对比分析第55-57页
    4.3 腐蚀环境对腐蚀现象影响的讨论第57-58页
    4.4 P92在蒸汽与超临界水中氧化对比的结论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锅炉燃烧器系统改进研究
下一篇:中国能源行业技术进步水平测算及其就业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