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多尺度结构 | 第13-14页 |
·自组装及多尺度自组装 | 第14-24页 |
·自组装的历史 | 第14-15页 |
·本体中的多尺度结构 | 第15-19页 |
·稀溶液中的多尺度结构 | 第19-2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多尺度结构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24-33页 |
·自洽场理论 | 第24-30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 | 第30-3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课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3-34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34-35页 |
第一部分 共聚物在本体中形成的多尺度微相结构 | 第35-73页 |
第二章 A(BC)_n型多嵌段共聚物的多尺度微相结构 | 第36-48页 |
·前言 | 第36-37页 |
·自洽场模型 | 第37-39页 |
·χ_(AB)N≤χ_(AC)N多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第39-43页 |
·χ_(AB)N>χ_(AC)N多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第43-46页 |
·理论结果与实验比较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线性-梳状嵌段共聚物的多尺度微相结构 | 第48-61页 |
·前言 | 第48-49页 |
·自洽场模型 | 第49-51页 |
·微相结构 | 第51-54页 |
·相图 | 第54-58页 |
·结构周期 | 第58-59页 |
·理论结果与实验比较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多侧链接枝共聚物的微相分离 | 第61-73页 |
·前言 | 第61-62页 |
·模型 | 第62-64页 |
·随机相近似 | 第62-64页 |
·自洽场理论 | 第64页 |
·旋节线 | 第64-67页 |
·微相行为 | 第67-72页 |
·理论结果与实验比较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二部分 共聚物在稀溶液中形成的多尺度微相结构 | 第73-110页 |
第五章 疏-亲-疏线性ABC三嵌段共聚物的稀溶液自组装 | 第74-86页 |
·前言 | 第74-75页 |
·模型 | 第75-77页 |
·链段长度的影响 | 第77-79页 |
·亲溶剂链段溶解性的影响 | 第79-82页 |
·理论结果与实验比较 | 第82-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接枝共聚物在主链友好型溶剂中的自组装 | 第86-100页 |
·前言 | 第86-87页 |
·模型 | 第87-89页 |
·自洽场理论 | 第87-88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 | 第88-89页 |
·多尺度囊泡的热力学行为 | 第89-94页 |
·多尺度囊泡的动力学行为 | 第94-97页 |
·理论结果与实验比较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七章 纳米粒子杂化共聚物的稀溶液自组装 | 第100-108页 |
·前言 | 第100-101页 |
·模型 | 第101页 |
·纳米粒子杂化均聚物 | 第101-104页 |
·纳米粒子杂化共聚物 | 第104-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情况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