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艺术史论文

民国时期女性画家作品情感表现的探究--以李青萍、刘自鸣、贺慕群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导论第9-18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的缘由及意义第10-11页
        1、选题缘由第10页
        2、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的综述第11-14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四)研究的方案第14-18页
        1、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4-15页
        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5-18页
第一章 民国时期女性画家作品情感表现的内涵第18-23页
    1.1 绘画中情感表现的内涵第18-22页
        1.1.1 情感的涵义第18-19页
        1.1.2 情感表现第19页
        1.1.3 情感在绘画中的表现第19-22页
            1.1.3.1 色彩的情感表现第20页
            1.1.3.2 构图方式的情感表现第20页
            1.1.3.3 形象的情感表现第20-21页
            1.1.3.4 线条的情感表现第21页
            1.1.3.5 肌理笔触的情感表现第21-22页
    1.2 民国时期女性画家作品情感表现的内涵第22-23页
        1.2.1 继承传统的女画家作品的情感表现第22页
        1.2.2 师法西方的女画家作品的情感表现第22-23页
        1.2.3 投身革命的女画家作品的情感表现第23页
第二章 研究民国时期女性画家作品情感表现的意义第23-26页
    2.1 理论意义第23-25页
        2.1.1 有助于传承女性画家的情感表现肌理和规律第23-24页
        2.1.2 有助于丰富绘画艺术情感表现的理论体系第24-25页
    2.2 现实意义第25-26页
第三章 浅析情感表现在民国时期女性画家作品中的体现第26-40页
    3.1 概述民国时期女性画家作品的情感表现第26-33页
        3.1.1 承袭传统的女画家第26-28页
        3.1.2 师法西方的女画家第28-31页
        3.1.3 投身革命的女画家第31-33页
    3.2 陈述三位女性油画家作品的情感表现第33-40页
        3.2.1 浅述李青萍油画作品的情感表现第33-36页
        3.2.2 浅述刘自鸣油画作品的情感表现第36-38页
        3.2.3 浅述贺慕群油画作品的情感表现第38-40页
第四章 民国时期女性画家作品情感表现的价值第40-45页
    4.1 女性画家作品情感表现的价值第41-42页
    4.2 具有超越性别界限的艺术态度与立场价值第42-43页
    4.3 民国时期女性画家的情感表现的启示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7-48页
附录二:攻读学位期间部分习作与获奖作品第48-49页
后记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陈洪绶作品的情趣性及其影响
下一篇:“四月影会”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