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1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 | 第12页 |
1.2 青少年股骨颈的应用解剖 | 第12-13页 |
1.3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分型及并发症 | 第13页 |
1.3.1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分型 | 第13页 |
1.3.2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 | 第13页 |
1.4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 | 第13-15页 |
1.4.1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 | 第13页 |
1.4.2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发病的危险因素 | 第13-15页 |
1.5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分型研究 | 第15页 |
1.6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 | 第15-17页 |
1.6.1 非手术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 | 第15-16页 |
1.6.2 手术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 | 第16-17页 |
1.7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髋关节重点专科治疗经验 | 第17-19页 |
1.7.1 中医学对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第17页 |
1.7.2 “筋骨并重”理论在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应用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9-3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1 诊断标准 | 第19页 |
2.1.2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2.1.3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2.1.4 临床评估 | 第19页 |
2.1.5 影像学评估 | 第19-20页 |
2.1.6 病历资料队列表记录方法 | 第20页 |
2.1.7 治疗方法 | 第20-21页 |
2.1.8 统计学方法 | 第21页 |
2.2 结果 | 第21-28页 |
2.2.1 一般资料 | 第21页 |
2.2.2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影像特征 | 第21-25页 |
2.2.3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分型 | 第25-28页 |
2.3 典型病例 | 第28-31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1-38页 |
3.1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像特点分析 | 第31-32页 |
3.2 髋关节稳定性分型的临床意义 | 第32-34页 |
3.3 髋关节失稳的预测方法与发生机制 | 第34-36页 |
3.4 中医理论中的“筋”与“髋关节失稳”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