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其他科学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

两级加热渗透型集热器热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9页
主要符号表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2-16页
        1.1.1 非渗透型集热器第12-14页
        1.1.2 渗透型集热器第14-16页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6-19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两级加热渗透型集热器的简介第19-21页
        1.3.1 两级加热渗透型集热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第19-20页
        1.3.2 两级加热渗透型集热器的特点第20-21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两级加热渗透型集热器的数学模型第23-35页
    2.1 研究方法介绍第23页
    2.2 两级加热渗透型集热器的物理模型第23-24页
    2.3 构建数学模型时所作的假设第24页
    2.4 两级加热渗透型集热器的数学模型第24-32页
        2.4.1 一级加热部分的数学模型第24-28页
        2.4.2 二级加热部分的数学模型第28-32页
    2.5 集热器集热效率的计算第32页
    2.6 集热器阻力损失的计算第32-34页
        2.6.1 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第32页
        2.6.2 沿程阻力损失的计算第32-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三种空气集热器的性能比较第35-50页
    3.1 平板型集热器的数学模型第35-37页
        3.1.1 集热器各部分能量平衡方程式第36页
        3.1.2 集热器传热系数第36-37页
    3.2 空气集热器火用分析第37-41页
        3.2.1 火用分析的基本概念第37-38页
        3.2.2 空气集热器的火用分析第38-40页
        3.2.3 空气集热器火用分析的计算参数第40-41页
    3.3 三种集热器热性能对比第41-45页
        3.3.1 集热器空气温升的比较第42页
        3.3.2 集热器输送的有效热量和损失热量的比较第42-43页
        3.3.3 集热器收益火用的比较第43-44页
        3.3.4 集热器集热效率和火用效率的比较第44-45页
    3.4 三种集热器的抗风性能对比第45-49页
        3.4.1 室外风速对集热器输送热量和损失热量的影响第45-46页
        3.4.2 室外风速对出口空气温升的影响第46-47页
        3.4.3 室外风速对集热器输入火用和收益火用的影响第47-48页
        3.4.4 室外风速对集热效率和火用效率的影响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两级加热渗透型集热器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50-68页
    4.1 参数的选取第50页
    4.2 渗流速度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第50-54页
        4.2.1 渗流速度对出口空气温度的影响第50-51页
        4.2.2 渗流速度对集热器输送有效热量的影响第51-52页
        4.2.3 渗流速度对集热效率的影响第52-53页
        4.2.4 渗流速度对集热板前后压降的影响第53-54页
    4.3 一二级加热高度比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第54-57页
        4.3.1 一二级加热高度比对出口空气温升的影响第54-55页
        4.3.2 一二级加热高度比对集热效率的影响第55页
        4.3.3 一二级加热高度比对集热器输送有效热量的影响第55-56页
        4.3.4 一二级加热高度比对集热板前后压降的影响第56-57页
    4.4 空气间层厚度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第57-60页
        4.4.1 空气间层厚度对集热效率的影响第57-58页
        4.4.2 空气间层厚度对出口空气温度的影响第58-59页
        4.4.3 空气间层厚度对集热板前后压降的影响第59-60页
    4.5 玻璃盖板吸收率和透过率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第60-66页
        4.5.1 玻璃盖板透过率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第60-62页
        4.5.2 玻璃盖板吸收率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第62-64页
        4.5.3 常用浮法玻璃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第64-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两级加热渗透型集热器应用分析第68-80页
    5.1 汽车修配厂的热负荷第68-70页
    5.2 集热器输送的有效热量第70-72页
        5.2.1 室外气象参数的确定第70页
        5.2.2 太阳墙系统的设计第70-72页
    5.3 太阳能保证率的计算第72-76页
    5.4 直接送风太阳能保证率的计算第76-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表5-1 集热器输送的有效热量第86-90页
附表5-2 三种集热器出口空气温度值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浊度进水条件下普快滤池运行参数的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改进PageRank算法的给水管网改造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