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西秦岭善巴沟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资源潜力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项目来源及选题背景第11页
    1.2 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及交通概况第11-12页
    1.3 研究区勘查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 研究技术方法第14-15页
    1.6 研究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第15页
    1.7 完成实物工作量第15页
    1.8 主要成果第15-18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8-51页
    2.1 地层第19-32页
        2.1.1 三叠系第20-30页
        2.1.2 白垩纪地层第30页
        2.1.3 新近系地层(甘肃群)第30-31页
        2.1.4 第四纪地层第31-32页
    2.2 沉积建造第32-36页
        2.2.1 三叠系光盖山组沉积建造的划分第32-34页
        2.2.2 三叠系大河坝组沉积建造的划分第34-35页
        2.2.3 白垩系周家湾组沉积建造的划分第35-36页
        2.2.4 新近系甘肃群组沉积建造的划分第36页
    2.3 岩浆岩第36页
    2.4 构造第36-48页
        2.4.1 研究区褶皱、断裂构造特征第36-40页
        2.4.2 构造层次划分第40-42页
        2.4.3 变形序列划分及特征第42-43页
        2.4.4 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史第43-48页
    2.5 矿产地质特征第48-51页
第三章 善巴沟地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遥感解译第51-61页
    3.1 地球物理特征第51-54页
        3.1.1 物性特征第51-52页
        3.1.2 磁异常的圈定与解释第52-54页
    3.2 地球化学特征第54-57页
        3.2.1 地球化学特征第54-56页
        3.2.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第56-57页
    3.3 遥感地质构造特征第57-61页
        3.3.1 断裂构造第58-59页
        3.3.2 环形构造第59-60页
        3.3.3 遥感地质特征第60-61页
第四章 典型矿床-鹿儿坝金矿第61-74页
    4.1 区域地质背景第61页
    4.2 矿床地质特征第61-62页
        4.2.1 地层第61页
        4.2.2 构造第61-62页
        4.2.3 岩浆岩第62页
    4.3 矿体特征第62-67页
        4.3.1 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第62-63页
        4.3.2 矿石特征第63-67页
    4.4 控矿地质因素第67-69页
    4.5 找矿标志第69页
    4.6 矿床成因及时代讨论第69-72页
        4.6.1 成矿物质来源第69-71页
        4.6.2 时代讨论第71页
        4.6.3 矿床成因第71-72页
    4.7 成矿模式第72-74页
第五章 矿产预测第74-85页
    5.1 最小预测区圈定第74-79页
        5.1.1 最小预测区圈定依据第74-76页
        5.1.2 最小预测区圈定结果及特征第76-79页
    5.2 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参数确定第79-81页
        5.2.1 已查明资源量及其估算参数第79-80页
        5.2.2 典型矿床深部及外围预测资源量及其估算参数第80-81页
    5.3 模型区预测资源总量及其估算参数第81页
    5.4 资源量定量估算第81-82页
        5.4.1 估算方法第81页
        5.4.2 估算公式第81-82页
        5.4.3 相似系数的确定第82页
    5.5 资源量估算结果第82-83页
    5.6 预测资源量可信度估计第83-85页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图版Ⅰ第89-90页
图版Ⅱ第90-91页
图版Ⅲ第91-92页
图版Ⅳ第92-93页
图版Ⅴ第93-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RACE与TIMI危险评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可感知不适及应对方式和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