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文人书画艺术中的入世精神与表达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目录 | 第6-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北宋文人书画艺术入世思想”的根源与内涵 | 第9-16页 |
| 一、北宋重文思想倾向的内在根源 | 第9-10页 |
| 二、“北宋文人书画”特征诠释与解读 | 第10-14页 |
| (一) 宋代文人典型的特质 | 第10-12页 |
| (二) “文人书画”与“文人画”异同 | 第12-14页 |
| 三、“入世”内涵解读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北宋艺术入世思想出现的社会动因 | 第16-21页 |
| 一、“国家”观念对艺术活动的影响 | 第16-17页 |
| 二、儒家对理想生活的诉求 | 第17-19页 |
| 三、世俗文化对艺术活动的介入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北宋文人入世思想在书画中的表达 | 第21-31页 |
| 一、道之所存书之所依:北宋文人书法艺术的入世情怀 | 第21-25页 |
| (一) 儒家道统下文人书学的功利性 | 第21-23页 |
| (二) “道法自然”与书法自然审美观 | 第23-25页 |
| 二、画之适意皆出本源:宋代文人绘画艺术的入世情怀 | 第25-31页 |
| (一) 象征、隐喻思维背后的生命轨迹 | 第25-29页 |
| (二) 文人“墨戏”对生命的释然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北宋文人艺术入世精神的哲学分析 | 第31-40页 |
| 一、宋儒对“经世”的哲理强调 | 第31-34页 |
| (一) 文人以孔孟的天命承当 | 第31-32页 |
| (二) 宋儒道德的形上学重建 | 第32-34页 |
| 二、道家对“生命”的哲学外延 | 第34-40页 |
| (一) “无为”而为:老子对个体生命的肯定 | 第34-35页 |
| (二) “自然”而然:庄子对自在情感的诠释 | 第35-37页 |
| (三) “隐逸”之隐:文人对道家思想的阐发 | 第37-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