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地震动力条件下水库型堆积层滑坡稳定性与位移响应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选题依据第12-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2页
     ·传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概述第14-17页
     ·边坡动力稳定分析研究现状第17-19页
     ·滑坡防治研究现状第19-2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研究思路第23-25页
第二章 堆积层滑坡的基本动力因素与特征第25-34页
   ·堆积层滑坡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第25-27页
     ·堆积层滑坡概念与地貌形态特征第25页
     ·堆积层滑坡的基本特征第25-27页
   ·堆积层滑坡自重应力因素与特征第27-29页
     ·自重应力及对滑坡稳定的影响第27-28页
     ·自重应力场的应力与位移特征第28-29页
   ·堆积层滑坡水环境因素与特征第29-31页
     ·堆积层滑坡的复杂水环境第29页
     ·复杂水环境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第29-31页
   ·堆积层滑坡地震动力因素与特征第31-33页
     ·地震动力荷载的特点第31-32页
     ·边坡地震动力破坏机制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典型堆积层滑坡动力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第34-44页
   ·大幺姑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第34-38页
     ·滑坡自然地理条件第35页
     ·滑坡地质环境背景第35-36页
     ·滑坡水文地质条件第36-37页
     ·滑坡地形地貌及基本特征第37-38页
   ·大幺姑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第38-41页
     ·地质环境背景对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第38-39页
     ·水文地质条件对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第39页
     ·地形地貌特征对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第39-41页
   ·滑坡地质模型与岩土体力学性质第41-43页
     ·滑坡的地质模型第41页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堆积层滑坡稳定性与位移动力响应研究第44-72页
   ·拟静力法分析边坡稳定状态第44-47页
     ·拟静力法计算稳定系数过程第44-46页
     ·拟静力法计算稳定系数结果及分析第46-47页
   ·边坡稳定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第47-51页
     ·边坡动力稳定性系数的定义第47-48页
     ·集中质量显式有限元积分算法第48-50页
     ·有限元岩土分析软件ABAQUS简介第50-51页
   ·堆积层滑坡静力状态下的数值模拟第51-56页
     ·边坡模型建立及参数选择第51-53页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第53-54页
     ·静力模拟结果及分析第54-56页
   ·堆积层滑坡动力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第56-61页
     ·库水在地震过程中的简化计算第56-57页
     ·平衡地应力第57-58页
     ·模型边界条件及阻尼设置第58-59页
     ·地震波类型选择及加速度设定第59-61页
   ·堆积层滑坡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61-69页
 本章小结第69-72页
第五章 支护滑坡动力响应及支护方式效果对比研究第72-91页
   ·边坡防治技术及治理成功案例第72-75页
     ·边坡防治的原则与目的第72-73页
     ·边坡防治方法综述第73-75页
     ·边坡治理的成功案例第75页
   ·不同支护方式时边坡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第75-87页
     ·抗滑桩支护时边坡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第76-81页
     ·挡土墙支护时边坡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第81-84页
     ·预应力锚索挡墙支护时边坡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第84-87页
   ·不同支护方式的支护效果的对比分析第87-89页
     ·三种支护下边坡永久位移的比较分析第88页
     ·三种支护下边坡速度放大效应的比较分析第88-89页
     ·三种支护下边坡最小稳定系数的比较分析第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六章 结论第91-95页
   ·结论第91-93页
   ·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地基高层结构沉降及后浇带设置问题研究
下一篇:海洋工程设施腐蚀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