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本文独创或新颖之处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文本分析法 | 第13页 |
1.3.2 定量、定性研究法 | 第13页 |
1.3.3 文献研究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话题新闻与话语权 | 第14-19页 |
2.1 话题新闻 | 第14-16页 |
2.1.1 话题新闻的概述 | 第14-15页 |
2.1.2 话题新闻的实用价值 | 第15-16页 |
2.2 话语权与党报话语权 | 第16页 |
2.2.1 话语权的概述 | 第16页 |
2.2.2 强化党报话语权,加强党报舆论引导的重要意义 | 第16页 |
2.3 舆论引导:话题新闻与话语权 | 第16-19页 |
2.3.1 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3.2 党报引导舆论,迫切需要加强对话题新闻与话语权的重视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当前党报话语权现状 | 第19-24页 |
3.1 当前党报行使话语权引导舆论的成绩 | 第19-22页 |
3.1.1 党报发声由单声道变为双声道,党报言论更具说服力 | 第19页 |
3.1.2 群众的主动参与性提高,党报话语权传播面扩大 | 第19-20页 |
3.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大普及、和谐社会稳步发展 | 第20页 |
3.1.4 党报言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受众媒介素养得以提升 | 第20-21页 |
3.1.5 话题的多样性,话语风格的转变,党报可读性增加 | 第21-22页 |
3.2 当前党报行使话语权引导舆论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3.3 当前党报行使话语权引导舆论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 第22-24页 |
3.3.1 舆论生态多样化 | 第22-23页 |
3.3.2 社会问题和矛盾集中凸显 | 第23页 |
3.3.3 舆论引导格局正在不断变化 | 第23-24页 |
第四章 《人民日报》2013年下半年“视点”版话题新闻的分析 | 第24-32页 |
4.1 《人民日报》“视点”中的话题新闻的运用 | 第24-28页 |
4.1.1 样本情况说明 | 第24-25页 |
4.1.2 《人民日报》“视点”中话题的选择情况 | 第25-26页 |
4.1.3 《人民日报》“视点”中话题新闻的运用 | 第26-28页 |
4.2 《人民日报》“视点”话语权中话题新闻的作用 | 第28-29页 |
4.2.1 “视点“中的话题新闻在选题上贴近群众 | 第28页 |
4.2.2 “视点“中的话题新闻在内容上贴近生活 | 第28-29页 |
4.2.3 “视点“中的话题新闻在理性引导上贴近实际 | 第29页 |
4.3 《人民日报》“视点”使用话题新闻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第29-32页 |
4.3.1 “视点”使用话题新闻提升话语权方面存在的不足 | 第29-31页 |
4.3.2 “视点”使用话题新闻提升话语权存在不足的原因 | 第31-32页 |
第五章 通过话题新闻提升党报话语权的路径分析 | 第32-36页 |
5.1 行动上,重视话题新闻,充分发挥话题新闻的作用 | 第32页 |
5.2 主旨上,话题新闻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第32-33页 |
5.3 选题上,话题新闻要借助党报话语权优势,坚持“三贴近”原则 | 第33-34页 |
5.4 内容上,整合多方观点,有论有述,加强话题新闻的报道深度 | 第34页 |
5.5 文风上,提升话题新闻的传播艺术,取得更好的话语权效果 | 第34-35页 |
5.6 人才上,提升新闻工作者能力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一 | 第39-42页 |
附录二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