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3页 |
1.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第10-14页 |
1.1.1 病因病机 | 第10页 |
1.1.2 辨证分型及治则治法 | 第10-11页 |
1.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 | 第11-14页 |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第14-19页 |
1.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 第15页 |
1.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第15-16页 |
1.2.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 | 第16-17页 |
1.2.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医治疗 | 第17-19页 |
1.3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1.4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研究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3-33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23页 |
2.1.2 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2.1.3 纳入标准 | 第24页 |
2.1.4 排除标准 | 第24页 |
2.1.5 脱落标准 | 第2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2.2.2 治疗方法 | 第25-26页 |
2.2.3 观察指标 | 第26页 |
2.2.4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6-27页 |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7页 |
2.3 研究结果 | 第27-33页 |
2.3.1 一般资料 | 第27-30页 |
2.3.2 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 第30-33页 |
第三章 讨论和分析 | 第33-35页 |
3.1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 第33页 |
3.2 补阳还五汤作用机理的理论探讨 | 第33-34页 |
3.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3.3.1 一般资料比较 | 第34页 |
3.3.2 三组总疗效率比较 | 第34页 |
3.3.3 三组病例治疗前后VAS积分比较 | 第34页 |
3.3.4 三组病例治疗前后JOA平均积分比较 | 第34页 |
3.3.5 安全性分析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