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3-2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19页 |
1.1 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疾病适应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 透析患者疾病适应的相关干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Roy适应模式的干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3 操作性定义与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3.1 操作性定义 | 第19-20页 |
3.2 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4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对象与方法 | 第23-38页 |
1 研究设计 | 第23页 |
2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2.1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2.2 排除标准 | 第23页 |
2.3 退出标准 | 第23页 |
2.4 样本量计算 | 第23-24页 |
2.5 研究分组方法 | 第24页 |
3 研究工具及研究指标 | 第24-25页 |
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第24页 |
3.2 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 | 第24页 |
3.3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 | 第24-25页 |
3.4 SF-36生活质量量表 | 第25页 |
3.5 客观指标 | 第25页 |
4 干预内容和方法 | 第25-36页 |
4.1 基于RAM的疾病适应干预方案构建 | 第25-30页 |
4.2 干预组干预方法 | 第30-35页 |
4.3 对照组干预方法 | 第35-36页 |
5 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36页 |
5.1 资料收集 | 第36页 |
5.2 资料分析 | 第36页 |
6 质量控制 | 第36-37页 |
6.1 研究设计阶段 | 第36-37页 |
6.2 干预实施阶段 | 第37页 |
6.3 资料收集阶段 | 第37页 |
6.4 资料统计阶段 | 第37页 |
7 伦理原则 | 第37-38页 |
结果 | 第38-50页 |
1 样本流失情况 | 第38页 |
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第38-41页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 第38-39页 |
2.2 干预前两组患者PAIS-SR得分比较 | 第39-40页 |
2.3 干预前两组患者MCMQ得分比较 | 第40页 |
2.4 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得分比较 | 第40-41页 |
2.5 干预前两组患者水肿程度和血清白蛋白指标比较 | 第41页 |
3 干预后两组患者资料比较 | 第41-50页 |
3.1 两组患者PAIS-SR得分比较 | 第41-45页 |
3.2 两组患者MCMQ得分比较 | 第45-47页 |
3.3 两组患者SF-36得分比较 | 第47-48页 |
3.4 两组患者客观指标比较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7页 |
1 基于RAM的干预可提高患者疾病适应能力 | 第50-52页 |
2 基于RAM的干预可促进患者消极应对的积极转变 | 第52-53页 |
3 基于RAM的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 第53-55页 |
4 基于RAM的干预对患者水肿程度和血清白蛋白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57页 |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第57-59页 |
2.1 创新性 | 第57页 |
2.2 局限性 | 第57-58页 |
2.3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综述 | 第66-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