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美的集团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1.3.1 价值链理论研究现状第10-15页
        1.3.2 成本控制理论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综合评述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18页
    1.5 研究框架第18-19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9-24页
    2.1 价值链理论第19-20页
        2.1.1 价值链的基本内容第19-20页
        2.1.2 价值链管理模式第20页
    2.2 成本控制理论第20-21页
    2.3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理论第21-24页
        2.3.1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的内容第21-22页
        2.3.2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的特点第22页
        2.3.3 价值链成本控制与传统成本控制的差异第22-24页
第三章 美的集团基于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建立第24-32页
    3.1 美的集团基本情况第24-25页
        3.1.1 美的集团简介第24-25页
        3.1.2 美的集团的组织结构第25页
    3.2 美的集团的成本构成及特点第25-27页
        3.2.1 美的集团的成本构成第25-27页
        3.2.2 美的集团成本结构的特点第27页
    3.3 价值链成本控制的优势分析第27-28页
        3.3.1 控制目标更合理第27-28页
        3.3.2 控制方法更科学第28页
        3.3.3 控制范围更全面第28页
    3.4 美的集团成本动因分析第28-31页
        3.4.1 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第29-30页
        3.4.2 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第30-31页
    3.5 美的集团价值链成本控制内容第31-32页
        3.5.1 美的集团内部价值链成本控制内容第31页
        3.5.2 美的集团行业价值链成本控制内容第31页
        3.5.3 美的集团竞争对手价值链成本控制内容第31-32页
第四章 美的集团基于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应用第32-39页
    4.1 美的集团的战略定位分析第32-33页
        4.1.1 美的集团的优势分析第32页
        4.1.2 美的集团的劣势分析第32页
        4.1.3 美的集团的机会分析第32-33页
        4.1.4 美的集团的威胁分析第33页
    4.2 美的集团内部价值链应用第33-35页
        4.2.1 整合全球研发资源,降低研发成本第34页
        4.2.2 实行供应商库存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第34页
        4.2.3 建立生产基地,降低生产成本第34-35页
        4.2.4 设立事业部制度,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第35页
        4.2.5 实行成本领先战略,控制企业成本第35页
    4.3 美的集团行业价值链应用第35-37页
        4.3.1 上游价值链——与供应商企业实行战略联盟,降低材料成本第36-37页
        4.3.2 下游价值链——以市场为中心,精准营销第37页
    4.4 美的集团竞争对手价值链应用第37-39页
        4.4.1 找准定位,生产专业化第37-38页
        4.4.2 价值链整合,增强竞争优势第38-39页
第五章 效果评价及启示第39-45页
    5.1 美的集团基于价值链理论成本控制的效果评价第39-43页
        5.1.1 实现信息化管理,降低企业成本第39页
        5.1.2 生产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第39-40页
        5.1.3 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市场份额第40-41页
        5.1.4 增长收入,加强营运能力第41-43页
    5.2 启示第43-45页
        5.2.1 优化内部价值链,创造成本优势第43页
        5.2.2 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力第43-44页
        5.2.3 实行竞争对手价值链整合及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个人简历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电力企业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我国生物医药企业价值评估--以达安基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