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0-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17页 |
第二章 唐宋牡丹诗概况 | 第17-20页 |
2.1 整体数量概况 | 第17页 |
2.2 创作诗人概况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唐宋时期牡丹的园林类型分布的比较研究 | 第20-26页 |
3.1 整体地理分布情况 | 第20-22页 |
3.2 皇家园林 | 第22页 |
3.3 私家园林 | 第22-24页 |
3.4 寺庙园林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唐宋时期园林欣赏主体的牡丹玩赏活动的比较研究 | 第26-30页 |
4.1 宫廷贵族阶层 | 第26-27页 |
4.2 民间阶层 | 第27页 |
4.3 文人阶层 | 第27-30页 |
4.3.1 酒下赏花:牡丹花发酒增价,夜半游人犹未归 | 第27-28页 |
4.3.2 结伴游赏:劝君披取渔蓑去,走看姚黄判湿衣 | 第28页 |
4.3.3 赏花唱和:把笔临芳不自怡,首徵章句促妖期 | 第28页 |
4.3.4 寄赠酬答:十首新诗换牡丹,故邀春色入深山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唐宋时期牡丹玩赏活动的审美意趣比较研究 | 第30-39页 |
5.1 单纯立足牡丹 | 第30-34页 |
5.1.1 颂美主题 | 第30-33页 |
5.1.2 批判主题 | 第33-34页 |
5.2 牡丹作为触媒 | 第34-39页 |
5.2.1 基于个体 | 第34-37页 |
5.2.2 基于国家 | 第37-39页 |
第六章 唐宋时期牡丹文化的发展历程 | 第39-41页 |
6.1 唐朝时期牡丹文化的发展历程 | 第39页 |
6.2 宋朝时期牡丹文化的发展历程 | 第39-41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