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导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与学术价值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简要文献评析 | 第15-16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财政教育支出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1.1 教育支出的公共属性 | 第19-20页 |
2.1.2 教育的市场失灵 | 第20-21页 |
2.2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 第21-23页 |
2.2.1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1页 |
2.2.2 委托——代理经济理论 | 第21页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3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 | 第23-36页 |
3.1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 | 第23-25页 |
3.1.1“4E”原则 | 第23-24页 |
3.1.2 目标导向性原则 | 第24-25页 |
3.2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25-27页 |
3.2.1 目前理论研究中主要的绩效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3.2.2 本文对绩效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26-27页 |
3.3 江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36页 |
3.3.1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范围 | 第27-30页 |
3.3.2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1页 |
3.3.3 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绩效指标的评价标准 | 第31-36页 |
4 江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6-58页 |
4.1 江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的基本现状 | 第36-37页 |
4.2 规模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37-41页 |
4.2.1 绝对规模绩效 | 第38-39页 |
4.2.2 相对规模指标 | 第39-41页 |
4.3 结构绩效 | 第41-44页 |
4.3.1 财政教育支出内部结构 | 第41-42页 |
4.3.2 三阶段教育支出结构 | 第42-44页 |
4.4 财政教育支出的产出绩效 | 第44-49页 |
4.4.1 学生培养方面 | 第44-48页 |
4.4.2 教育能力方面 | 第48-49页 |
4.5 财政教育支出的社会绩效 | 第49-53页 |
4.5.1 财政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绩效 | 第49-52页 |
4.5.2 财政教育支出的社会发展绩效 | 第52-53页 |
4.6 江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的对比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 第53-58页 |
4.6.1 江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的综合评价 | 第53-56页 |
4.6.2 江西省财政教育支出与国际经验做法比较存在的问题 | 第56-58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8-63页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5.1.1 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不足 | 第58页 |
5.1.2 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 第58-59页 |
5.1.3 财政教育支出的产出绩效取得一定的进步 | 第59页 |
5.1.4 财政教育支出的社会绩效良好 | 第59页 |
5.2 提升江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的政策建议 | 第59-63页 |
5.2.1 提高财政教育支出的规模 | 第59-60页 |
5.2.2 优化财政教育支出结构 | 第60-61页 |
5.2.3 完善教育财政支出体制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