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7型与小鼠感染互作转录组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词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流行现状第12-13页
        1.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第12页
        1.2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流行病学第12-13页
    2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机制研究第13-16页
        2.1 致病机制研究进展第13-14页
        2.2 毒力因子研究进展第14-16页
            2.2.1 细菌黏附相关毒力因子第14页
            2.2.2 诱导组织损伤相关毒力因子第14-15页
            2.2.3 免疫逃逸相关毒力因子第15-16页
    3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感染宿主的研究第16-17页
        3.1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体内代谢研究第16-17页
        3.2 宿主抗感染机制研究第17页
    4 RNA-seq测序技术应用第17-18页
        4.1 无参及有参物种的转录分析第18页
        4.3 病原与宿主互作研究第18页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型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第20-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0-25页
        1.1 实验菌株与实验动物第20页
        1.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第20-21页
        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第21-22页
        1.4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第22-23页
            1.4.1 引物的设计及标准曲线的构建第22-23页
            1.4.2 特异性与重复性验证第23页
        1.5 不同感染途径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1.5.1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型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3页
            1.5.2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小鼠LD_(50)的测定第23-24页
            1.5.3 两种感染方式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第24页
            1.5.4 小鼠各器官菌含量的测定第24页
            1.5.5 小鼠滴鼻感染模型的优化第24-25页
    2 结果第25-32页
        2.1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第25-26页
        2.2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型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6-27页
        2.3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型菌株小鼠LD_(50)的测定第27-28页
        2.4 不同感染途径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第28-30页
            2.4.1 两种感染途径感染小鼠不同组织不同时间菌含量第28-29页
            2.4.2 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第29-30页
        2.5 小鼠滴鼻感染模型的优化第30-32页
    3 讨论第32-33页
    4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型感染小鼠互作分析第34-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7页
        1.1 实验菌株第34页
        1.2 实验试剂及测序平台第34-35页
        1.3 测序样品的准备第35页
        1.4 样品RNA的抽提与反转录第35页
        1.5 文库构建及测序第35-36页
        1.6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功能注释第36页
        1.7 qRT-PCR验证RNA-seq测序结果第36-37页
    2 结果第37-48页
        2.1 感染小鼠临床症状及剖解变化第37-38页
        2.2 测序样品及转录组文库质量评估第38页
        2.3 构建样品cDNA文库第38-39页
        2.4 基因差异表达及富集分析第39-44页
        2.5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型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第44-45页
            2.5.1 代谢相关基因的高表达第44-45页
            2.5.2 抑制主要毒力因子的表达第45页
        2.6 小鼠免疫应答激活情况分析第45-47页
            2.6.1 激活抗原识别及免疫应答信号通路第45-47页
            2.6.2 启动细胞因子瀑布级联第47页
        2.7 qRT-PCR验证第47-48页
    3 讨论第48-50页
    4 小结第50-51页
全文总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第60-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府肉羊FAM134B和A-FABP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饲粮锰源和锰水平对肉鸡抗沙门氏菌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