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8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源起 | 第18-29页 |
第一节 社群主义的历史追索 | 第18-21页 |
一、经济背景 | 第18-19页 |
二、政治背景 | 第19-20页 |
三、文化背景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理论渊源 | 第21-25页 |
一、亚里士多德德性观 | 第21-22页 |
二、黑格尔集体主义观 | 第22-24页 |
三、泰勒“语言共同体观”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的历史背景 | 第25-27页 |
一、桑德尔生平与著作 | 第25-27页 |
二、桑德尔时代与思想文化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内容 | 第29-44页 |
第一节 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前提批判 | 第29-33页 |
一、批判国家中立主义观 | 第29-31页 |
二、批判道德主义中立观 | 第31-32页 |
三、批判原子式个人主义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优先性原则 | 第33-40页 |
一、社群优先于个人 | 第33-36页 |
二、善优先于权利 | 第36-38页 |
三、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益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构建规范 | 第40-43页 |
一、构成性自我 | 第40-41页 |
二、构成型共同体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桑德尔与罗尔斯正义观比较 | 第44-54页 |
第一节 逻辑基点比较 | 第44-47页 |
一、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逻辑基点 | 第44-45页 |
二、罗尔斯自由主义正义观逻辑基点 | 第45-46页 |
三、两者之间差异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契约原则比较 | 第47-50页 |
一、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契约原则 | 第47-48页 |
二、罗尔斯自由主义正义观契约原则 | 第48-49页 |
三、两者之间差异 | 第49-50页 |
第三节 自我观比较 | 第50-53页 |
一、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自我观 | 第50-51页 |
二、罗尔斯自由主义正义观自我观 | 第51-52页 |
三、两者之间差异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评析 | 第54-61页 |
第一节 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的合理性 | 第54-57页 |
一、理论上具有可适性 | 第54-56页 |
二、实践上具有导向性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桑德尔社群主义正义观的局限性 | 第57-59页 |
一、具有个体差异的蔑视 | 第57-58页 |
二、具有极权主义的导向 | 第58-59页 |
三、具有乌托邦的色彩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页 |